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高凯)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陕西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的电视剧《欢乐家长群2》专家研讨会于北京圆满举行。来自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的代表,文艺评论界专家学者及主创团队齐聚一堂,围绕该剧的创作理念、艺术特色与社会价值展开深度研讨。
创作者视角:以观众喜爱为基石,传递正向能量
该剧总制片人任双有从创作者角度分享了剧集的创作标准。他指出,观众的真挚喜爱是剧集长尾效应的核心驱动力。面对青少年观众,创作者需坚守“敢让孩子看”的底线,通过幽默化解教育焦虑,传递理解与成长的积极能量。“我们希望用轻松的方式探讨严肃话题,让家庭成员在笑声中共同成长。”
编剧揭秘:家长群成灵感“富矿”,三代观众共情
编剧马广源以素材来源为切入点,阐释了剧集的生活质感。他透露,日常生活中的家长群是其创作灵感的“富矿”,通过观察真实家长互动,提炼出具有普遍共鸣的故事。“能让全家三代观众都喜欢看,是我们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专家点评:现实主义精神贯穿,双向成长显核心价值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指出,《欢乐家长群》系列继承了中国家庭剧的优秀传统,以幽默温暖的方式讲述当代家庭故事,精准连接了万户千家的情感共鸣点。他特别强调,现实主义不仅是题材选择,更是贯穿创作的精神内核。该剧“双向成长”的独特性——孩子进步与家长学习同步——体现了“在矛盾中追求和谐”的家庭观,这正是中国式家庭剧的核心价值。
创新价值:恢复经典轻喜剧风格,儿童视角传递生命本质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认为,该剧用“冒着热气”的生活细节赢得关注,恢复了《家有儿女》《我爱我家》等经典轻喜剧、单元剧的传统风格,以幽默化解压力,印证了传统风格结合新生活的创新价值。他指出,《欢乐家长群》通过儿童视角展现纯粹人性,传递生活信心与生命本质,为少儿题材创作提供了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方向。
全龄化共鸣:教育场景避免说教,传递问题解决理念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表示,该剧实现了“全龄化共鸣”。剧中教育场景通过师生引导与同学互谅达成和解,避免了说教感,传递了“教育发生在问题解决中”的理念。“这种处理方式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投射点。”
启示:生活是创作源头,家庭剧需平衡真实与提炼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欢乐家长群2》以“家长群”这一微观切口,折射出当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代际沟通与共同成长。该剧既保留了家庭剧的合家欢底色,又通过幽默叙事化解现实压力,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创作初心。其成功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三点启示: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需深入观察日常提炼真实故事;家庭剧需平衡“真实”与“提炼”,直面教育难题并以正向价值观引导解决路径;创新需立足传统,通过“客厅喜剧”“生活流叙事”等经典类型的现代化表达,激活中国家庭剧的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