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7岁的范红卫因带领恒力集团实现7000亿营收而引发广泛关注。这家企业不仅超越华为成为国内最大民企,范红卫本人也取代碧桂园杨惠妍,登上中国女首富宝座。这位从普通会计起步的女性,如何用三十年时间缔造商业传奇?
大专学历的会计如何逆袭?创业起点竟是‘烂摊子’
上世纪80年代,范红卫在国企担任会计,本可安稳度过一生。但她毅然选择与‘小学文凭的暴发户’陈建华共同创业。当时陈建华靠倒腾蚕丝积累200万资金,周围人普遍质疑这段关系。但范红卫看中蚕丝生意潜力,果断辞职投身商海。
1994年,苏州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成为转折点。这家欠着员工工资、设备老旧的企业无人敢接,范红卫夫妇却倾尽积蓄并借贷369万将其收购。面对亲友‘疯了’的质疑,范红卫坚信:‘倒腾蚕丝始终是小打小闹,有个正经工厂才能扎下根。’她亲自驻守车间,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仅用一年就让工厂扭亏为盈。

三次‘豪赌’奠定行业地位
范红卫的商业嗅觉在关键决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陈建华发现新型纺织机可实现1人管理10台设备时,范红卫果断决定:‘把这几年赚的钱全拿出来,买80台!’这次押上全部身家的投资,使工厂利润直接翻倍,‘范红卫’这个名字开始在苏州纺织圈传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多数企业选择裁员缩产,范红卫却逆势操作:低价收购厂房、囤积原料。尽管资金链多次濒临断裂,她仍咬牙坚持。两年后市场回暖,恒力集团不仅快速回本,更跃居苏州最大纺织企业。

突破技术壁垒:从纺织到石油炼化的跨越
2010年,范红卫做出震惊行业的决定:进军石油炼化领域。面对国内PTA原料依赖进口、技术壁垒高的困境,她投入巨资建立研发团队,甚至购买私人飞机往返于各地工厂和实验室。期间陈建华卷入官员调查事件,外界普遍认为恒力将受重创,但范红卫专注技术攻关,最终建成中国首个PTA工厂,完成从纺织到炼化的产业链闭环。

争议中前行:60岁女首富的百年企业梦
范红卫的成功常被归因于‘运气’,但她深知:所谓运气,是别人不敢赌时她敢豁出去,别人保命时她敢逆势布局。接手烂厂时看到现成生产线,购买新机器时看到效率提升,金融危机时看到扩张机遇,这些远见成就了她的商业帝国。
如今60岁的范红卫仍在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尽管恒力集团面临扩张过快、负债率高等争议,但将一家濒危小厂发展为年营收7000亿的巨头,本身已是商业奇迹。从范红卫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奋斗,更是中国民营企业‘敢想、敢干、敢扛’的缩影——没有背景不可怕,起点低也不可怕,只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小种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