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下的娱乐生态中,编剧往往处于相对边缘的角色,为了获取投资,即便是所谓的金牌编剧,也会拥有更多的权益,这使得有想法的新人编剧出头变得异常艰难。我同情古二(程某某)的处境,但也对其行为表示反对。
当古二将导演和编剧在私下场合的录音公之于众时,公众的关注点迅速偏移到了“眼镜王”的私德和明星八卦上。这种报复方式虽然看似快意恩仇,但实际上不仅对古二自身无益,更在道德层面上有所缺失。更为严重的是,它引发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果我们在私下里的谈话,都有被肆意在公共场合拿来检视的风险,那么这无疑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在私人领域,我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够不带情绪、永远毫无偏私地发表观点。在私人聚会中,我们往往处于一种被信任的安全状态下,臧否时事、议论他人,难免会有些“出格”的言论。
这是我们硕果仅存的“安全”时刻,在私领域中的表达,无需字斟句酌,无需端水,也无需再戴着面具。这种私下褒贬与公开赞扬,哪个更能代表“真实”想法,我认为是等效的。人都有“前台”与“后台”两套系统,前台更光鲜审慎、滴水不漏,那是一种社会需要;后台更心口放肆、口无遮拦,那是一种个人情绪。前台的“假”,构成了社会关系的显性规则,使我们得以获得形式上的联结;后台的“真”,也不过是放下防备的恣肆,以快意的方式浇胸中块垒。没必要把前台的“假”视为无效,也不用把后台的“真”视为心声。
我们都有龌龊的权利,也有不堪的自由,只要这种权利不以直接侵害他人权益的方式实现。眼镜王与编剧在背后议论其他演艺界人士,有伤害到他们吗?没有。有伤害到其他人吗?同样没有。混过职场的人都知道,很多同事都在背后议论人,包括吐槽领导和奇葩同事;有过大家庭的人都知道,夫妻之间吐槽父母、父母与儿女之间吐槽其他亲戚都是常态;喜欢表达观点的人都知道,朋友聚会时不免论及时下流行的话题。倘若这些谈话都被私下录音,公之于众,那我们将无任何隐私可言,所有的信任将瞬间崩塌。
我们都应该有吐槽的自由,不必搞得必须腹诽、道路以目。试想,我们私下里抱怨几句领导、家长、老师,却被人偷录下来公之于众,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又试想,我们私下里因为酒后、激情之下说出某些不得体的观点,不过是话赶话,或者一些调侃与文学修辞,却被拿来大做文章。宋江酒后写下“敢笑黄巢不丈夫”,如果不是黄文炳“立功心切”,这不过是一个立志考编的失意山东人酒后狂言,醒来后定然琢磨着怎么将功赎罪攒功德分,好在官场更进一步。也便不会有劫法场梁山聚义,更不会有受招安兄弟死伤。没有黄文炳的恶意,这首诗不过是浔阳楼上一落寞汉子的臭诗。只因一人恶意多事,凭空多出这些事端。
在传统伦理下,尚有信义的约束。现代法治社会更有明确条款,《民法典》103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除非涉及公共利益与权利人明示同意。古二曝光的录音,显然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然而公众却津津乐道于“眼镜王”的道德瑕疵,看热闹不怕事大,仿佛揭露了娱乐圈的惊天秘闻。却忽略了他不过是私领域的闲谈,这“瓜”不符合程序正义,吃起来已然变味。
我对这件事如此警惕,并非为了洗白谁,而是这种私下录音曝光的行为确实很危险。在公共场合谨言慎行已成风气,如果在私下的言论都得不到安全保障,这种人人自危的空气更令人担忧。因此,我们应该共同维护私人对话的隐私与安全,让每个人都能免于“被录音”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