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潜水鱼X,作者:雷德利,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钟楚曦在Vogue盛典的站位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广泛讨论。事件起因于合照环节中,钟楚曦未如部分网友预期般主动谦让,而是稳居“C位”,这一举动被部分人解读为“不懂规矩”,甚至引发对其职业成就的质疑。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娱乐圈的站位潜规则,更是一场关于性别政治与公共秩序的深层对话。
部分网友批评钟楚曦“三无”(无作品、无流量、无奖项),认为其高调站位缺乏底气。他们指出,同场活动中,马思纯、周冬雨、张小斐三位影后主动靠边,古力娜扎甚至让杨幂站更居中位置,而钟楚曦的“稳居中心”显得格格不入。更有甚者,将事件上升至“秩序”层面,要求封杀钟楚曦,甚至调侃“若是苏芒在场,高低得喊她蹲下”。
争议迅速扩散,连后续参加ELLE活动的王耀庆也主动拿钟楚曦开涮,称其“抢着送祝福”,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负面倾向。这场围剿的核心问题在于:钟楚曦究竟僭越了什么?
批评者多以“实力不足”为由,但这一说法并不成立。钟楚曦当晚身着古着高定,本身即是一种商业认可;其剧集《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电影《好东西》均有不错表现,时尚领域也多次出圈。反观被部分网友称赞“懂分寸”的娜扎,其影视作品口碑多不佳,风评却两极反转。可见,网友真正在意的并非实力,而是“站位学”——一种隐形的娱乐圈等级秩序。
这种秩序的核心是“嫡庶神教,论资排辈”。在按咖位排定次序的场合,主动谦让被视为高情商和礼貌,而钟楚曦的“未彻底礼让”被解读为对规则的挑战。看客们以规则制定者或权力高位者的视角批判她,试图将其规训为“安分守己”的配角。这种陈旧的体系在批评“老登”时被吐槽,但当它具体到女明星身上时,却依然有效。
钟楚曦的“罪状”在于未彻底遵守潜规则,但真正的物理C位属于刘冲和刘亦菲。这场围剿暴露了一个现实:一个不愿被规训的女人,如何激怒公众,甚至引发网暴。性别政治的议题虽被反复讨论,但钟楚曦事件证明,这一议题仍需更多关注。
对比辛芷蕾的案例可见一斑。她凭借《日褂中天》获得影后后,曾经的野心发言被视为正当,与经纪人的矛盾也烟消云散。而钟楚曦因尚未获得大众认可的成功,便被视为“活该被骂”。中国人讲性别政治,但成功学可以覆盖一切——一个女人只有野心而无成功,便难逃指责。
再看网友对娜扎的夸赞:“很有边界感,知道C位是替人准备的。”但曾几何时,娜扎也曾因类似问题被网暴。如今的“懂分寸”,不过是被一条条私信规训的结果。昨日骂娜扎,今日骂钟楚曦,明日可能轮到任何新女明星。他们捍卫的不过是心中的尊卑礼法,这套东西平等地弹压每一个具体的女人。
男人则无此“不可饶恕之罪”。事件中主动卷入的王耀庆,在声明中称自己“咖位不足,无资格参与调侃”,却间接认可了“咖位即权力”的体系。他的逻辑是:若咖位够大,便可参与围剿。但谁来决定人上人?人下人?王耀庆又有几个奖?这种自认人下人的逻辑,正是争论的核心问题。
<
钟楚曦的遭遇并非孤例。国产古偶剧中“不懂规矩”的女将军形象屡遭反噬,周也、宋轶、李沁等女艺人因饰演女将军而口碑下滑。表面看是演技问题,深层原因则是女将军这一反规训角色不受欢迎。她们打破性别剧本,直白、阳性、外向的权力表达,天然与观众的意识舒适区冲突。
互联网平台深谙此道,既采用女将军人物类型,又通过雌竞、后宅、规训等元素将其降权,塑造出不伦不类的奇怪人设。红毯不接受钟楚曦的野心,古偶容不下真正的女将军——规训她们的是同一套礼法,一种无主的分寸政治。
分寸政治并非白纸黑字,而是滑溜、可变形地存在于大众认知中。它伸缩自如,服从于性别,更多是被影视工业与大众话语反复训练出来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后,嫡庶神教大行其道,盛明兰式避其锋芒的女主成为主流。国产影视开始封建再生产,让现代观众继续生活在古代儒家秩序的延长线上。
从古偶到红毯,女人的最高修养仍是“懂得退半步”,无论拿剑还是拿高定。这就是钟楚曦真正僭越的东西——那个叫“主场”的东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潜水鱼X,作者:雷德利
本内容由作者授权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场。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9927.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