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杜特尔特以强硬禁毒政策当选菲律宾总统,任内掀起大规模扫毒行动,数千名涉毒嫌疑人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对“反人类罪”的强烈谴责。卸任后,国际刑事法院(ICC)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对其展开调查。2025年3月12日,菲律宾当局在达沃市将其逮捕并移送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拘留中心,这场持续数年的政治风暴进入关键阶段。
现年78岁的杜特尔特以健康问题作为辩护核心,律师团队多次强调其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堪忧,申请临时释放。然而,法院于10月10日驳回申请,认为其存在潜逃风险。检察方提交的上万页证词和堆积如山的证据,直指禁毒行动中的非法处决案件,而国内支持者则发起大规模抗议,要求释放这位“铁腕总统”。若罪名成立,杜特尔特或面临终身监禁;若无罪释放,其政治影响力可能重返菲律宾政坛。
执行逮捕任务的警察长托雷一夜成名。这位马尼拉警察局长出身的刑事调查专家,3月12日亲自带队冲入杜特尔特住所实施抓捕,画面被媒体全程直播。五月底,托雷获马科斯总统提拔为国家警察总长,6月2日正式上任。然而,其总长生涯仅维持84天——8月25日晚,马科斯突然下令解除其职务,次日托雷即被解职。
解职导火索是托雷的“越权行为”。8月初,托雷未经国家警察委员会批准,擅自调动行政副总长纳尔塔特兹和西棉兰老岛指挥官巴纳克的高官职位。委员会14日要求撤回调令,托雷却置之不理长达11天。内政部长雷穆拉起初以“总统调整方向”模糊回应,最终承认解职源于人事违规。此举被视为对上级权威的直接挑战,在等级森严的警界堪称“致命错误”。
解职后,马科斯政府曾提议安排托雷出任东南亚某国武官,但遭其拒绝。托雷返回宿务老家,被拍到穿人字拖、拎芒果购物的场景,与昔日西装笔挺的总长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杜特尔特阵营借机嘲讽,前总长德拉罗萨公开表示同情:“帮人干脏活,转头就被扔,这种滋味不好受。”此言暗指托雷是马科斯打击杜特尔特的“工具人”,如今失去利用价值即遭抛弃。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联盟早已出现裂痕。2022年大选时,马科斯依靠杜特尔特家族支持当选,其女儿莎拉出任副总统。但联盟从去年开始瓦解,今年彻底破裂。杜特尔特被捕后,两大家族互相猜忌,马科斯政府急于与ICC案件划清界限,避免激怒杜特尔特的民间支持者。解职托雷被视为“止损”之举——既防止其继续成为矛盾焦点,又为警界人事洗牌铺路。
托雷下台后,警界启动大规模人事调整,新总长将重点转向内部改革。政府内部不稳、警队派系斗争激烈,托雷的强势作风被指“得罪太多人”。网络上流传两种说法:其一,托雷拒绝一笔1400万美元的“过价枪支采购”导致被炒;其二,其正直作风挡了某些人的财路。尽管菲律宾警界历史上不乏短命总长,但84天的任期仍属罕见,托雷因此沦为政坛笑柄。
与此同时,阿基诺家族的动向引发关注。作为菲律宾传统政治豪门,阿基诺家族与杜特尔特阵营关系微妙,其是否会借机介入政坛博弈,成为影响局势的新变量。这场涉及前总统命运、警界高层更迭与家族权力争夺的复杂棋局,仍在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