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在中国,大多数学生选择读大学仍以就业为导向。毕竟,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的家庭只是少数。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读大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
大学里专业众多,每个专业都对应着不同的行业和就业方向。因此,在很多人眼中,专业自然有‘好’与‘坏’之分,尽管这种评价往往带有主观色彩。
那么,大学里最‘冷门’或最‘不受欢迎’的专业又是什么呢?
最近,一个网络帖子引发了广泛讨论。帖主提到,自己的女儿有个好朋友,是个长相标致、家境优渥的女孩,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2023年,这位女孩参加高考,分数刚好够上211高校,于是她选择了这所学校。
然而,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的话却让她震惊不已。班主任直言,这个专业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并提醒同学们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这一消息让不少人感到困惑:既然找不到对口工作,为什么还要开设这个专业?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
更让人好奇的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都去了哪里?从事什么工作呢?
这位女孩开始留意起来,结果发现,一个学姐竟然在从事家政服务,甚至去顾客家清洗油烟机。当学姐因为赚了300元而开心时,女孩却感到无比讽刺和心酸。
那么,她学的到底是什么专业呢?
答案是:哲学专业。
这一消息在评论区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甘肃网友指出,马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能在他们那里没用,但哲学在其他地方或许还有用武之地。然而,河南网友却不认同,他认为马学在国内其实很有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呢?浙江网友一语道破天机:有关系的话,学这个专业进某些单位‘整人’挺好的。
紧接着,江西网友分享了他表弟的案例。这位80后表弟历经波折,最终考上了北师大的哲学专业。毕业后,他引来了很多政府部门的青睐,纷纷招他做秘书。但他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进入了传媒行业,后来还成为了部门副总。
由此可见,哲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要看时代和机遇。
在当前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或背景,学哲学专业确实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而且,哲学这门学科太过深奥,不是一般人能够学懂学通的。
在名人领域,也有人提到王思聪、李小龙等人都曾学过哲学。这似乎又为哲学专业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对于哲学专业,您又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