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长孙无忌
近日,微博平台发布一则重磅公告,宣布对484个涉及网络暴力的账号实施封禁。其中,拥有近两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师伟的账号尤为引人注目。这场风波的根源,竟是一场针对残障人士权益的恶意攻击。


此次封禁的直接原因,是部分网友对知名歌手郑智化的恶意攻击。这位因小儿麻痹症终身残疾的艺术家,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遭遇障碍,用“连滚带爬”形容自己的窘境。尽管监控显示四名工作人员全程搀扶,但部分网友仍借此煽动对残障人士的偏见,甚至使用“老登装可怜”“残疾就该在家待着”等侮辱性言论。
郑智化很快公开道歉,承认用词激动,但强调残障人士出行困境的真实性。官媒《经济观察报》也发文支持,认为争议核心应是无障碍服务的完善,而非对个人的攻击。
然而,部分网友并未停止攻击。师伟等“大V”带头,将矛头指向郑智化的残障身份,煽动粉丝进行大规模辱骂。短短几天内,郑智化的微博评论区累积了近五万条攻击言论,最终迫使他清空全部微博,称账号已成为“网络厕所”。

微博平台最终出手,封禁了484个涉及网络暴力的账号,其中师伟的账号因影响力巨大而备受关注。这位平日里高呼“爱国”的“大V”,其行为却与爱国精神背道而驰,引发社会广泛谴责。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网络暴力的危害性。2023年,两高一部明确规定,针对残疾人实施网络暴力要从重处罚。《残疾人保障法》也明确禁止通过任何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师伟等人的言论,早已踩过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红线。
事实上,类似的网络暴力事件并不少见。汶川地震幸存者牛钰带着机械腿走秀被骂“炒作”,聋哑女主播直播时遭到“奠家军”刷屏侮辱,就连中国残联原主席张海迪也难逃造谣攻击。这些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有组织的水军产业链,通过刷评、带节奏、放大矛盾来获取流量。
此次事件本可以有另一种走向。我国“十四五”期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已超85%,128万户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但郑智化的遭遇说明,硬件之外,服务细节和社会观念仍有差距。
如果大家能理性讨论,推动机场优化登机车服务,完善残障旅客流程,或许就能让更多像郑智化这样的人出行少些障碍,多些尊严。然而,网暴者的存在却撕裂了社会共识,阻碍了进步的可能。
郑智化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8500多万残障同胞。他们或许需要辅助器具,或许行动不便,但和我们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史记》里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该让弱者孤单前行。
我们既要还郑智化一片清净,更要给所有残疾人创造安宁的空间。这需要社会保障的完善,比如机场增配坡度连接装置,优化预约服务;更需要每个普通人的善意,少些苛责,多些理解。
网络空间的净化刻不容缓。中央网信办近期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正是要整治这种恶意挑动情绪的行为。平台要守好第一道防线,像这次一样及时清理违规内容、封禁账号;执法部门更要打通溯源追责的闭环,让“按键伤人”者付出代价。
唯有如此,才能让网络回归理性沟通的本质。毕竟,衡量一个社会的温度,从来不是看强者有多耀眼,而是看弱者有多体面。
郑智化曾在视频里说,真正的封杀只有两种:违法犯罪或被市场淘汰。而那些网暴者的结局证明,还有第三种淘汰——被文明社会所唾弃。
当有一天,残障人士出行不再成为新闻,网络上满是善意而非恶意,那时,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完-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