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树影迷宫》连环凶案:田畅一句话,疯子四句诗揭露真凶

时间:2025-11-11 23:45:54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 作者:烟花五月下苏州

在热播剧《树影迷宫》的最新剧情中,连环凶案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城市,真凶依旧逍遥法外,让观众们的心始终悬在半空。然而,警方并未放弃追查,随着第三名受害者的苏醒,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凶手走路竟然没有声音。

这条线索让负责案件的冉曦感到不可思议。在夜深人静、偏僻狭窄的小胡同里,凶手能够悄无声息地尾随受害人,从头到尾没有半点脚步声,这简直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仿佛是一场灵异事件。



对于这条线索,遇袭的女工却信誓旦旦。她表示自己在电子厂上班,工作内容就是听喇叭,用助听器检查喇叭里是否有异响。因此,她的耳朵特别灵敏,声音听得特别清楚。然而,在案发的当晚,她却丝毫没有听到凶手的脚步声,凶手就像鬼一样悄然出现。

科学的尽头似乎变成了玄学,对于女工的说法,冉曦和她的徒弟赵赶鹅百思不得其解。最终,赵赶鹅从小学生的脚步声中找到了灵感——凶手会踩步点。正是因为胡同杀手会数步点、踩步点,所以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受害人的背后。



对于赵赶鹅这个别出心裁的思路,冉曦虽然嘴上表示怀疑,但却用行动给予了支持。从此以后,师徒两人每天晚上都在胡同的屋顶蹲坑,用望远镜暗中观察每一个路人。然而,守株待兔永远都属于随机事件,师徒两人蹲守了许久,也没有发现胡同杀手的踪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冉曦和赵赶鹅之所以抓不到凶手,是因为他们身处胡同这个局中。但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们却可以循着踩步点这条关键线索,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地找到凶手。



破解这起奇案的密码,竟然藏在田畅无意间的一句话中。在田畅与冉东东相熟之后,两人曾在某一天晚上出去玩。城市的夜,夜凉如水,这一晚,田畅与冉东东所有的快乐都源于一个特别简单且幼稚的游戏——踩步点。在经历了数次的尝试之后,两人终于实现了步点一致、同时到达。当时,田畅说了这样一句话:“小时候,我跟我爸也老玩这个。”



正是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人细思极恐——原来,田畅的父亲田浩也会踩步点。胡同杀手依靠踩步点来作案,而包子铺老板田浩恰好是踩步点的高手。两相印证之下,田浩或许就是真正的胡同杀手。

不过,查案缉凶不能只靠开脑洞、凑巧合,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事实上,田浩连环杀手的身份在剧中曾有过无数次的暗示。在第三名受害人遇袭的当晚,剧情中曾有过凶手作案的镜头。虽然这一切来得太快,但在电光火石之间,只要我们逐帧分析作案时的画面,就会发现凶手作案时戴着一顶帽子。这顶帽子虽然模糊,但依稀可见帽型和轮廓,与师徒两人蹲坑时发现的田浩所戴帽子极为相似。



如果说踩步点只是猜想、戴帽子纯属巧合,那么真正有力的证据是武疯子钱小龙朗诵过的一首诗。在刘珂遇害的当晚,小龙曾经发现了躺在胡同深处的刘珂,最终把她抛尸水井。在警方讯问时,小龙的回答看似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实则是对案发现场以及抛尸过程的描述。只不过,小龙的疯言疯语经过了想象和加工,像是一段加密的语言,警方自然无法轻易解码。

当时,面对警方的审讯,小龙曾经当场吟诵了几句诗:“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如果我跟你走,就会看你的背影。”这几句不知所云的朦胧诗,让在场的警方也感到困惑。只是,当时的冉曦和赵赶鹅并不知道,这是小龙在借助诗歌的语言,描述案发现场的过程。



这是一首现代诗人顾城的诗《田埂》,全诗很短:“路是这样窄么?只是一脉田埂。拥攘而沉默的苜蓿,禁止并肩而行。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如果我跟你走,就会看你的背影。”从字面意思来看,它讲述了在一条狭窄的田埂上,两个人无法并肩前行,只能一前一后通行。这样的田埂,像极了刘珂遇害时的自来水胡同——狭窄逼仄,只有两人前后通过。

小龙口中反反复复吟诵的这几句诗,实则是对案发过程的回忆。两个人,一人在前、一个在后,后面的人盯着前面的背影、数着她的脚印——这一幕,是不是有些熟悉?“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这不就是标准的数步点吗?



因此,在刘珂案发的当晚,小龙不只是抛尸者,更是目击者。他看到了案发的全部过程,并且以诗意的语言,讲述了案件的真相——只是当时的警方和我们一样,下意识地以为这是疯子的胡说八道,所以才错过了关键的信息。

如今,我们再看田浩的种种表现,才会发现个中的玄机。在刘珂遇害的当天,包子铺老板娘到派出所大闹一场,只因为她害怕被杀的人是自己的女儿田畅。反观老板田浩,他全程淡定、从容不迫,没有过激的反应。毕竟,作为真正的胡同杀手,他闭着眼睛都知道被害人不会是自己的女儿。



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十八年前,田浩兴风作浪、连环杀人;十八年后,他依旧自鸣得意、挑衅警方,却不知一张围猎的巨网正在缓缓落下。这个世界本就是这样——有人在作诗,有人在作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