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潮州韩江市区段迎来一则轰动网络的消息——渔民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韩江鼋(yuán)。这一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古老物种,因其1.75亿年的生存历史和在《西游记》中“驮着唐僧师徒渡河”的传说,引发广泛关注。
渔民意外捕获,专家紧急鉴定
9月21日,渔民黄沛畅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了发现过程。9月16日晚,他在韩江市区河段收网时,意外捕获一只外形酷似“大甲鱼”的生物。“以前听说过类似物种,我立刻意识到可能是保护动物,随即联系了潮州市相关部门。”黄沛畅将生物带回家暂养,次日,潮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联合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院及南海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上门鉴定。
经确认,这只生物正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韩江鼋。其身长45厘米、宽35厘米、重11.8市斤,健康状态良好。潮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随即启动保护程序,于9月17日将其送往自然保护区放生。
古老物种的生态密码
韩江鼋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其昼伏夜出,白天隐于水中,夜间在浅滩觅食。作为生存1.75亿年的古老物种,鼋的数量远少于大熊猫,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及韩江水系。
专家指出,鼋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需清澈水质和清洁沙滩。这一特性也印证了韩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鼋在《西游记》中以“通天河老鼋”形象出现,承载着唐僧师徒渡河的经典情节,为其增添了神话色彩。
韩江:鼋的最后栖息地
潮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透露,此次发现是韩江潮州市区段首次记录到韩江鼋。此前,该物种多集中于“潮州韩江鼋、花鳗鲡市级自然保护区”。据潮州日报报道,自2021年8月以来,韩江流域已发现并救助6只鼋,此次市区段的发现表明其种群可能已扩散至更广区域。
“韩江是全国少数确切存在鼋野外种群的流域。”潮州韩江鼋、花鳗鲡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所长陈培琼介绍,2004年潮州设立专项保护区,为鼋等物种提供栖息地。专家分析,当前韩江鼋已初步形成种群,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此次发现不仅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更彰显了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进步。随着公众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执法力度的加强,这一“活化石”物种有望在韩江流域延续其亿万年的生命传奇。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