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电动车续航500公里是噱头?实测雅迪、小牛、立马等品牌真相

时间:2025-09-22 09:11:33 来源:沙雕小琳琳 作者:沙雕小琳琳

电动车行业已从‘拼价格’‘拼颜值’转向‘拼续航’,续航能力直接决定实用性——是只能绕小区代步,还是能跨城跑长途?如今雅迪、小牛、新日、立马等主流品牌均推出‘续航破500公里’的旗舰车型,但实测数据与宣传差距大,普通用户该如何选车?本文拆解6大品牌‘续航天花板’,揭秘参数背后的真相。



一、170-253公里:日常通勤够用,但别信‘满电满续航’

这类续航车型是长续航市场‘主流梯队’,主打‘兼顾日常与短途长途’,但实测数据常因‘实验室工况’与‘现实场景’差异而缩水。



01 小牛NXT Ultra大师版:170公里是‘智能车’的续航妥协



小牛以‘智能’为标签,这款车搭载汽车级雷达和BSD盲区监测,但长续航非强项。宣传的170公里基于48V56Ah电池和‘长续航系统’,但用户实测发现,日常通勤开智能功能(如定速巡航)后,实际续航仅110公里左右——智能配置额外耗电,对小牛而言,‘续航’更像是智能化之外的‘附加项’。

02 雅迪冠能星舰S80:230公里靠‘电池多版本’覆盖需求



雅迪作为行业销量第一品牌,优势是‘全场景覆盖’。这款车提供锂电、钠电、石墨烯电池三个版本,其中锂电版(72V50AH)宣称230公里,但需注意两点:一是230公里为‘理想状态’(匀速25km/h、无负重),实际载人或开空调后,续航缩水20%-30%;二是钠电版充电速度比锂电快30%,更适合‘充电不便但需偶尔跑远路’的用户。雅迪的策略本质是‘用不同电池版本满足不同需求’。

03 小刀K8长征版:253公里是‘老款余晖’,缺乏新突破



小刀早年靠‘航天动力’营销出圈,这款2021年推出的长征版曾在挑战赛中跑出253公里,但问题在于‘缺乏升级’。对比新车型,它的电池技术(普通铅酸电池)、电机效率无优势,253公里更像是‘特定场景极限测试’(全程低速、无负重),普通用户日常使用难达到,更适合‘预算有限但对续航有基础要求’的人群。

二、300-500公里:‘替代油摩’的续航野心,但有2个核心门槛



若170-253公里是‘日常够用’,那300-500公里的车型目标就是‘对标油摩’,覆盖跨城、长途货运等场景,但这类车型的‘高续航’往往伴随‘高门槛’。

01 新日路行M6:300公里靠‘大电池堆料’,动力与续航的平衡



新日路行M6搭载72V100AH锂电池,搭配1500W/3000W电机,宣称最长续航300公里。其优势来自‘电池堆料’,但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车身重量增加(电池重约50kg),操控性不如小续航车型;二是3000W电机版本高速行驶时续航大幅缩水(实测仅220公里),反而不如1500W版本(匀速40km/h续航280公里)。这款车更适合‘有固定长途需求,如城郊配送、跨城通勤,且能接受车身重量’的用户。

02 立马H5三代远航版:500公里靠‘比亚迪技术加持’,可信度如何?



立马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的H5三代远航版,搭载‘千里马电池’(72V120AH),在挑战赛中跑出530公里,但普通用户难达到这一水平。首先,挑战赛是‘理想工况’(匀速30km/h、单人驾驶),现实中载人、开大灯、爬坡后,续航至少缩水30%;其次,电池充电需8-10小时(快充3小时以上),补能效率远不如油摩;最后,价格超1.5万元,比普通电动车贵50%,非所有人能接受。

三、选长续航电动车,别踩3个坑!2条实用建议

选车需‘匹配自身需求’,避免被宣传参数迷惑,先避坑3个真相:

01 ‘宣传续航’≠‘实际续航’

所有品牌的续航数据均在实验室‘理想工况’下测出,现实中受速度、重量、温度、用电设备影响。例如冬天低温时,电池续航再降20%,北方用户需特别注意。

02 ‘长续航’≠‘好操控’

大电池会增加车身重量,如立马H5三代重达100kg,女生或新手推车上坡吃力,反而不如小续航车型灵活。

03 ‘终身质保’可能有套路

部分品牌宣称‘电池终身质保’,但实际是‘只换不修’‘限次数’,甚至要求必须在门店保养,后期隐性成本不低,买车前需问清质保细则。

再选车:2条实用建议

短途代步别跟风‘长续航’



若每天通勤仅5-10公里,普通60V20AH电动车(续航60-80公里)足够,无需多花几千买长续航车型——既浪费钱,又得承受更重车身和更长充电时间。

真有长途需求,先算‘续航缩水账’

若需跨城(如每天50公里以上),选车时需将‘续航缩水’算入。例如宣传300公里的车型,按缩水30%算,实际能跑210公里,再预留20%‘应急电量’,实际可用续航170公里,看是否能覆盖最大出行距离。同时优先选‘支持快充’的车型,减少补能焦虑。



最后说句实在话:

电动车续航从100公里卷到500公里,背后是电池技术(从铅酸到锂电、钠电)、电机效率的进步,确实让适用场景更广。但对普通用户而言,‘够用就好’比‘追求极致续航’更重要——毕竟,你买的是‘日常代步工具’,不是‘续航挑战赛的参赛车’。

你觉得电动车续航多少公里才够用?

如果是你,会花1.5万买续航500公里的车型,还是花8000买续航200公里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