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本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福建舰的入列只是冰山一角,解放军是否还藏有更大的战略动作?近日,3艘万吨级特种舰的刷号亮相,引发了台军高层的紧张。这款被台军中将视为“睡不好觉”的新锐装备,究竟蕴含多大的战略价值?台媒纷纷猜测,武统时代是否真的已经悄然来临?
福建舰的突然南下,无疑成为了全球军事观察家的焦点。9月11日至12日,该舰前往南海地区进行训练,标志着其已向解放军完成交接,距离正式入列仅剩一场仪式。此后,福建舰将进入实战化训练阶段,全舰官兵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全舰考核,以期早日形成完整战斗力。
福建舰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外界的神经,全国人民更是翘首以盼。这份期待背后,实则是台海地区紧张局势所带来的战略需求。自民进党执掌台湾地区大权以来,两岸关系日益紧张。解放军为震慑岛内独派势力,不得不进行高频次演习,演练了从封锁到打援的整个流程,只差最后一步的实地登陆。福建舰的加入,无疑将大大减轻海空压力。
然而,福建舰并非解放军的唯一亮点。近期亮相的三艘特种舰,同样让台媒和岛内专业人士感到震惊。他们终于意识到,“武力统一”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台湾媒体中时电子报日前报道了这三艘特种舰的最新进展。从内容上看,这三艘舰的单舰排水量至少在万吨以上,分别刷上了401、402、403的舷号。船上的“东”字,恐怕是“东海舰队”的缩写。尽管外观上看,这三艘特种舰与民用船只无异,没有安装导弹、雷达、近防炮等军舰特征,但硕大的柱子成了其主要特征。这些柱子在登陆战役发起期间会向下沉底延伸到海床,将整个船体撑起来并牢牢扎在海面上。船只中间则延伸了超长的船面甲板,船艏有斜拉桥索塔,用于连接不同船只的多个分段,最终实现一条总长大约为820米的完整通路。
有专家指出,这一型船只的任务目标是为了加速两栖登陆部队的输送,解决两栖作战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所谓“最后一公里”问题,指的是在两栖作战中,两栖部队从登陆艇到海滩上的“1公里”。这一时刻上岸的部队极其脆弱,将面临对手防御力量的全面反击。例如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中,德军在海滩上布设的大量机枪碉堡就对盟军部队造成了海量杀伤。
有趣的是,台媒在报道中还着重提到了台湾海岸线上的“天险”,试图证明解放军即便有了这群特种舰也很难在两栖作战中随地登陆。但这种强行论证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即便是己方有着大量劣势的情况下也要高喊一句“优势在我”。
与台湾媒体的“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慌得要命”不同,台军退役中将帅化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艘特种舰将给两岸局势带来巨大的变化。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帅化民表示,这艘船一出来他就睡不好觉了。
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虽然有着1400公里的海岸线,但能够承受得起师级规模登陆部队的登陆场却少之又少。台军必须从台湾屏东县的下淡水溪处登陆,这就导致台军的防御部署呈现出北重南轻的特点。在台军假想的作战方案中,就是在登陆部队刚登陆上海滩且立足未稳的状况下直接动用装甲力量向海滩发起反击。
而从东西方向上看,台湾西部虽然登陆场较多,但绝大多数是浅滩。在海水退潮之后就是礁石群,登陆艇普遍吃水较深难以支撑得起登陆作战。就算在远处放了士兵下来跳下来就是泥泞的沙滩与海水简直就是活靶子。所以台军的力量部署也呈现出了一个东轻西重的特点。
但这型特种舰的出现意味着局势出现了巨大变化。现阶段台军的防御依旧是根据地理位置而来主要集中在几个所谓的“红色海滩”周边着重部署了打击旅意图就是进行第一击的反冲锋。例如在新竹湖口就部署有五四二装甲旅下辖三个联兵营和一个额外的炮兵营同时也是第一批换装M1A2T主战坦克的部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可到了现在这种部署已经失效了。因为解放军特种舰可以登陆任何一个海滩过去常被台军所忽视的黄色、蓝色海滩都成为可能的登陆地点。并且在登陆作战发起时可以直接跳过最为凶险的海滩滩头让台军在滩头所进行的一系列反登陆建设全部失效。
加上现阶段解放军具有完善的态势感知能力完全可以在登陆作战发起时前进行天基、空基的联合侦察来对台军的部署进行摸点直接绕开台军重点防御的地区发起登陆作战。好比是两个人在玩剪刀石头布而我们已经知道了对方要出什么战略层面上单向透明真正实现了掌握战役的主动权。
更要命的是过去两期登陆作战当中两栖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开辟一个十八公里长十八公里宽的登陆场并且在周边设立前线指挥部以便于后续部队在海滩卸取重装备进行纵深打击。但在这一型特种舰入列之后登陆部队的任务目标就全面出现变化。脆弱的两栖登陆部队只需要承担前期的警戒任务与海空火力打击体系一同控制周边态势。但最脆弱的由海到岸的“过渡期”将被压缩到几小时乃至几十分钟之内。
在这一时刻从万吨特种船上开出的九九式主战坦克以及包括自行火炮在内的一系列的重型装备能够直接开上台湾发达的公路网络以战役集群的方式向更加纵深的目标发起突击。在台军打击旅反应之前提前将绝大多数的地面进攻力量投入作战最大程度上避免有生力量长期暴露在脆弱的登陆场上。
对于台军而言这型特种舰相当于抵消掉了它们最大的地形优势自然是要第一时间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然而就连台军退役中将帅化民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型特种舰出动之前解放军势必会对可能潜藏敌人的目标进行全方位打击。而帅化民认为这个周期是两天。在这两天时间当中解放军会集中使用火箭弹、导弹等一系列先进打击力量最大程度清理登陆地点。
而任何一个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台军目前虽然有大量的先进四代半战机但在解放军拥有大量的五代隐身战机以及无人制空战斗机的情况下台军的这些飞机只会是升空多少被打下来多少。就算能够返程在面对满目疮痍的跑道之时也根本无法下降只能是被迫跳伞与被击毁没有任何区别。
从战略层面的角度上来说与各类操演所展示出的预案不同台军现阶段实则聚焦于所谓的“逐层阻击”战术。也就是通过临时征召的大量壮丁在登陆之时于登陆场迟滞对手一步一步依托城镇进行逐层消耗最后在关键防线上投入精干打击力量一举将对手从海滩“打下去”。
但这一构想如今也已不切实际。因为解放军第一批上岸的部队必然是高度机械化、装甲化的两栖旅只有便携式导弹的“壮丁”根本无法抗衡。而在重型装备以及一系列后勤保障等设施上岸之后这场战役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在面对拥有绝对优势的装甲前锋时台军必然会出现士气崩溃临阵脱逃的状况。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更是因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本就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