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城内,一曲琵琶音落,一桩离奇命案现,新的烧脑剧情又即将上演。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新案《诺皋记》拉开序幕,叫人直呼欲罢不能。开播四天热度破万,豆瓣开分8.1,这样的收视成绩如今早已不多见了。不仅因剧情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更因它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映照人心,警示世人。

柜中惊现的蛇鳞、周旋三男的红衣女子,真相背后藏着更惊人的秘密。柜门被猛地拉开那一刻,苏无名感到一阵寒意。一品紫蛇、毒蝎美人与局中局的终极谜案就此展开。这位平日狡诈凶恶的浪荡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竟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

张三死了,死在琵琶女红药家的衣柜中,但他生前却仿佛见到了比死亡更恐怖的东西。坊间传闻,这个不务正业的邻居潜入红药家中,本为劫财,却因突如其来的敲门声躲进衣柜。谁料这一躲,竟成了剧中这个小角色生命的最后一程。坊正谈及张三之死,语气中带着一丝“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味。

平日里经常作恶,却总能逍遥法外的张三,没想到最终以这种诡异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苏无名接手此案后,对尸体进行了仔细检查。在张三的脖子上,他发现了一片微小的紫色蛇鳞。这一发现令苏无名眉头紧锁,他立即联想到了长安城最近传出的消息。

药园丢失了一条剧毒的“一品紫蛇”。案件的性质由此改变,从一桩普通命案升级为充满阴谋的诡奇案件。苏无名与费鸡师火速赶往红药家中搜寻证据,却不想险些丧命。当苏无名打开那个夺走张三性命的衣柜时,一条紫色的蛇突然窜出,紧紧缠住他的脖颈。蛇越缠越紧,苏无名几乎窒息,还好费鸡师懂的破解之法,将他从险境中救回。费鸡师先后使用艾草和沉香熏烤,才将苏无名从生死线上拉回。

这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让苏无名意识到,此案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孟不疑,曾是乡下捕蛇人,如今是长安城的令史。他与太医丞兼国药师颜君羡曾是同窗好友,二人七年前一同结识了红药。当时红药与颜君羡两情相悦,孟不疑只能将感情深埋心底,默默祝福。

后来颜君羡得到任命连夜赴任,为仕途抛弃红药。伤心欲绝的红药意欲轻生,被孟不疑所救,随后二人结为夫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颜君羡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身份。他原是药材商明石的家奴,本名水鸡。为掩盖真相,明石表面扮作颜君羡的家奴,实则是他背后的主人。甚至颜君羡能够谋得为天子种天麻的八品官差,也是明石出钱打点的结果。这一职位虽仅为八品,却被视为五品,可穿绯袍。

孟不疑对妻子与颜君羡的过往始终心存芥蒂。在与颜君羡理论时,孟不疑被明石打晕。明石命颜君羡将孟不疑埋掉,颜君羡因心虚而离开,孟不疑这才侥幸逃生。

红药,这个周旋于多个男人之间的琵琶女,眼神深不可测。当所有人都以为红药对颜君羡旧情难忘时,剧情却出现惊人反转。明石竟和红药在一起,而红药坦言自己一直爱的是明石。然而,当颜君羡发现明石和红药的秘密后,明石将颜君羡打晕,而红药则一脸平静。红药看向明石的眼神中,没有爱意,只有深不可测的寒意和蚀骨的仇恨。这仇恨背后,必然隐藏着惊心动魄的故事,才是终极设局者?

《唐朝诡事录》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它用悬疑丛生又百转千回的案件,为观众立起一面面映射人心的铜镜。醒来的苏无名开始怀疑孟不疑。只有他这个曾经的捕蛇人,才了解一品紫蛇的属性,而且在《志怪笔记》中有所记载。与此同时,颜君羡也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然而,最大的谜团还是红药,她与颜君羡是真心相爱,还是只是互相利用?她对明石的表白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图谋?《唐朝诡事录》通过一个个离奇案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张三的死,表面上是一桩偶然命案,实则牵扯出一段跨越七年的爱恨情仇。

在《诺皋记》中,每个角色都在为自己的欲望和执念设局,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成为他人局中的棋子。孟不疑为爱设局,颜君羡为前途设局,明石为权力设局,而红药——这个看似柔弱的琵琶女,却可能是最大的设局者。她的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计算,每一个眼神都暗藏深意,她的爱恨情仇交织成一张大网,将所有人卷入其中。欲望如何让人堕落,爱情如何变成毒药,仇恨如何侵蚀灵魂。

随着剧情发展,红药身上的故事逐渐揭开。她与明石之间,原来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而颜君羡,这个看似趋炎附势的小人,内心却依然保留着对红药最纯真的感情。孟不疑这个看似老实的丈夫,却也隐藏着自己的秘密。

《唐朝诡事录》一贯风格,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每一次转折都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剧中的每个人都是设局者,每个人也都是局中人,循环往复令人回味。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棋局中,谁能够保持初心,谁又能够看清真相?《唐诡3》诺皋记篇正等待着我们一同揭开这最终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