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反思与致歉:对武大和杨小姐的诚挚道歉

时间:2025-09-22 13:35:47 来源:钧言堂 作者:钧言堂

各位读者,我是学历史但从不拘泥于历史的花鹿不花。

没想到,在短短12小时之内,我连续两篇文章都出现了问题。这让我突然冷静下来,头脑也清醒了很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两周没有删我的文章,我居然又忘记了初心——本想推广一下家里的钧瓷,却对武大和杨小姐说了些不当的话。

江湖多风波,舟楫多失坠。 我错了。

武大,作为百年名校,其学术底蕴和人文精神无可挑剔。杨小姐,作为维权达人,她的勇气和决心也令人钦佩。

本着尊重平台判罚的原则,我认为,我不该再在这件事上继续发表意见了。要说,也要说一些正能量的话题,提出一些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南宋时期,史学家姚宽在《西溪丛语》中记录了一件事:

“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段话讲述了一个道士擅长下棋,每逢对弈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后来道士死在褒信县,后事托付给了一个村叟。几年后,村叟为他改葬时,发现坟墓中只有空棺和衣衾。这时人们才知道那道人原来是个神仙,他还留给世人一首诗: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想,杨小姐作为武大的优秀毕业生,不仅文章锦绣,辞条律令也运用得极好。如今杨小姐已经毕业,如神龙入海,想必将来也是驰骋风云,再无敌手的。

金鳞终非池中物,一入社会便化龙。 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大人不记小人过,“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还是老老实实推广一下家乡的钧瓷吧。

钧瓷,这种瓷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追求“天成”。什么是“天成”?就是顺其自然,老天让成什么样就成什么样。一般情况下,烧窑的匠人是无法控制釉色变化的。

比如这个钧瓷杯子,你永远无法找到两个釉色一模一样的杯子。就算同一个匠人,同一窑烧的,同样的釉料,也不可能一样。所以,钧瓷的废品率很高,才有了“钧窑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就算你再精心,技术再好,但开窑的时候,各种大大小小的瑕疵也会让你无话可说。如果一个钧瓷成了,那某种意义上就得说大部分是因为机缘巧合的“天意”了。所以,好钧瓷可遇不可求。

客观来说,钧瓷只是千百种瓷器中的一种。我也见过很多好瓷器,各种各样的,只是这些瓷器大多都追求“人成”。那什么是“人成”呢?就是人的作用在一个精美的瓷器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釉色呈现、画工以及巧妙的构思。

在这里,我并没有比较“天成”和“人成”哪个更好的意思,只能说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如果把瓷器比喻成人,那烧窑的历练其实就可以比喻成“教育”。钧瓷通常要烧两遍,第二遍上釉后,窑温还要升至1300摄氏度,要让矿石釉色在高温下自然氧化还原呈现出不同颜色。

这个过程中,就算你给她涂脂抹粉,答疑解惑,然后教授天文历史地理化学物理,但日后开窑你会发现:她该是什么还依旧会是什么。人格底色是很难改变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先摆正态度认个错,另一篇文章回头再发吧。我们明天见喽~~~

釉表山水,杯中乾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