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台籍日本兵:历史遗毒下的台日勾连与台湾分裂势力

时间:2025-11-19 05:48:31 来源:阿胡 作者:阿胡

近日,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再次发表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重申其“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立场。此次言论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她已从议员升任日本首相,更因其观点得到了日本大量民众的支持。据最新民调显示,高达82%的日本人支持高市早苗的这一立场,这无疑暴露了日本社会对华态度的严重扭曲。

高市早苗的言论引发了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从外交部到官方媒体,均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谴责。然而,就在大陆对高市早苗的言论同仇敌忾之际,台湾的赖清德却跳出来为其辩护,甚至指责中国(大陆)是“亚太和平的麻烦制造者”。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严重歪曲,也进一步暴露了其媚日、亲日的丑恶嘴脸。

赖清德对日本的孝心可谓路人皆知。不久前,大陆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他却大放厥词,声称“台湾不拿枪杆子纪念和平”,并美化日本侵华战争,将抗战胜利日称为二战“终战”日,甚至不承认日本是侵略国。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背叛,更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

有人指出,赖清德实际上是台籍日本兵的后代,其父辈曾死忠地为日本人效力,因此到他这一代才如此媚日、亲日,甚至丧心病狂地搞分裂。那么,赖清德到底是不是台籍日本兵的后代?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论,先来看看“台籍日本兵”这一概念在台湾历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台籍日本兵的历史背景

所谓“台籍日本兵”,并非一个正式的历史称谓,至少在日本的战争文件中没有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在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亚洲期间,为补充兵源,日本军方通过“台湾总督府”在台湾征召的台湾青年。这些青年被要求入伍参军,为日本的侵略行为服务。后人为方便历史叙述,便称这些人为台籍日本兵。

其实,早在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时,日本就在其殖民地台湾地区征召台湾青年入伍,帮助日军作战。不过那时征召的人数极少。真正大规模征召是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战争开始后。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日本急需大量的战争后勤人员,如马夫兵、伙夫兵、看守、机修兵等。当然,更需要的是陆军步兵。这时,日本军方便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并在台湾下达了征召令。

你可能会认为,台湾被日本殖民了42年,台湾人也当了42年的奴隶,他们肯定对日本人恨之入骨,面对这种征召令,他们肯定会纷纷逃离,不会参加。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由于被殖民了42年,并接受了42年的日本皇民化教育,当时许多台湾人已经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们不仅不恨日本,反而从内心深处认同日本,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更可怕的是,为了获得日本人的认可,许多台湾人认为,只有帮日本人打仗、侵略,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日本人,获得与日本人一样的社会地位。

当时,台湾的许多报纸也帮着日军动员,鼓励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当征召令一出,无数台湾青年便踊跃报名,甚至是争先恐后。当时日军第一批征召名额只要12万人,却有近50万台湾青年报名。那场面比日本国内民众参军侵略还要疯狂。

台籍日本兵后代的影响

这批入伍的青年中,有一个人叫苏启东。十多年后,他生了一个儿子叫苏贞昌。看到这么多台湾人想当炮灰,日军自然大喜过望。之后每隔两年,日军就在台湾征一次兵。1941年,日军要征集一批飞机机修师去东北和华北服役。当时台湾有15万青年踊跃报名,最后录取了10000人。在这10000人里,有一个青年叫蔡洁生。许多年后,他生了一个女儿叫蔡英文。

1943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打响,日军的战线越拉越长,兵源越来越不足。于是,日本海军军部便又在台湾征集一批海军志愿兵。同样,台湾青年再次踊跃报名,报名人数一度达到了40万。后来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有70000名青年被批准入伍。落选的青年里,有一个17岁的青年名叫赖朝金。许多年后,他生了一个儿子叫赖清德。

这些台籍日本兵的后代,如今在台湾政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不仅继续推动分裂活动,还试图通过修改历史、美化侵略等手段来误导台湾民众。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台湾的和平稳定,也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必须认清这些台籍日本兵后代的真实面目,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