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广东一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当地一家经营多年的工厂因持续亏损,最终决定全员解散并依法补偿员工。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感慨:“不降薪还赔钱的老板,真是难得。”

有财务从业者透露,许多企业老板表面风光,实则背负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一边借钱维持运营,一边偿还债务,真正盈利的并非多数。这一现象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尤为普遍。
根据网友提供的《公司停止经营通知》,该工厂因近年成本持续攀升,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尤其是今年开始出现亏损,且短期内无力扭转局面。股东们经过慎重商讨,决定于2025年11月14日停止生产经营,并就员工遣散问题发布详细通知:

关于公司停止经营通知:
因近年成本持续增加,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尤其是今年开始出现亏损,且在短时间内无力扭亏,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公司股东经过认真商讨,一致决定生产经营维持至2025年11月14日止。现就所有员工遣散问题,通知如下:
1.公司生产至2025年11月14号止,工资按照之前的标准正常发放。
2.遣散费按照工龄补偿,一年补一个月,满半年起的按一个月补偿,未满半年的按半个月补偿。
3.遣散费与2025年11月14号与2025年10月以及11月份工资一起发放到员工的银行账户。
非常感谢各位员工,在研创这片热土,共同聚集在研创,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为公司最初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司虽然做出解散决定,但仍有诸多不舍,同事情谊,山高水长,祝福各位员工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某某公司
2025年11月12日
从通知内容来看,该工厂在经营困境下仍坚持依法补偿员工,工资发放至停产日,遣散费按工龄计算,且与最后两个月工资一并结算,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担当。
网友热议:老板的“清醒”与员工的无奈
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发表看法。有人称赞:“这样的老板不发财,真是上天不公!”也有人感慨:“没当过老板,不知道钱怎么从一分变成十元。”更有网友直言:“临近年底,类似工厂放假或结业的消息屡见不鲜,订单不足、产能过剩是普遍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生存艰难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均面临挑战,即便是红利赛道也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下降,亏损甚至倒闭成为常态。
尽管如此,该工厂老板的选择仍被视为“人间清醒”——及时止损,避免更大损失,同时妥善安置员工,既减少了法律风险,也维护了企业声誉。
珍惜当下,共盼春来
文章最后呼吁,当前仍能稳定就业、按时发薪的打工人应珍惜平台,同时期待更多企业能逆势上扬,为社会提供优质岗位。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在困境中更需相互理解、共克时艰。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