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联合国193国激辩安理会改革:美支持日本入常,中俄反对,韩国立场意外

时间:2025-11-21 07:31:59 来源:史料布籍 作者:史料布籍

北京时间11月19日凌晨(当地时间11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全体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这场汇聚193个成员国的会议就安理会未来架构展开激烈交锋。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核心支柱,安理会改革议题再次将大国博弈推向台前。



改革三议题引60国激辩

本次会议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安理会扩容方案、否决权使用规范、地域代表性平衡。60个国家代表轮番登台发言,其中扩容与否决权争议最为激烈。美国明确表态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中俄则从历史责任与现实行为双重维度予以坚决反对,韩国提出的改革方案更引发连锁反应。

现行安理会由15个成员国构成,包括中美英法俄五大常任理事国及10个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随着全球权力格局演变,关于改革安理会的呼声持续高涨,其核心矛盾始终围绕常任席位与否决权分配展开。



日本入常野心与现实困境

日本自1973年田中角荣首相时期便开始谋求常任席位,1994年河野洋平外相更在联大公开宣称已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2005年联合德国、印度、巴西组成"四国集团"推进入常进程,2025年10月更提出将常任理事国增至11个,并建议冻结新常任国否决权15年以换取支持。

在本次会议上,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重申:

"作为联合国第二大预算贡献国,日本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常任理事国职责"
但其主张立即遭遇现实阻力。美国虽表态支持日本、德国入常,却明确反对赋予否决权,实质上将两国定位为"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这与非常任理事国权限差异有限。



大国博弈展现战略分歧

俄罗斯代表直指改革核心:

"增加常任席位不可能实现,任何改革不应削弱安理会效率"
其以效率为由的反对,实质是对日本历史责任与现实行为的否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则从三个维度展开批判:

  • 法理层面:日本作为战败国入常违背联合国成立基础
  • 秩序层面:日本政府破坏战后国际秩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
  • 承诺层面:背弃和平发展承诺,军事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傅聪大使特别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公然宣称将援引"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这种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使其丧失入常资格。



韩国方案意外突围

在美日同盟框架下,韩国此次立场引发关注。其官方明确表示:

"日本作为曾经的侵略国家,尚未对历史问题作出彻底道歉和赔偿,不能成为常任理事国"
并提出替代方案:维持五大常任理事国架构,将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从10个增至20个。

该方案获得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支持,中国也提出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代表席位的建议。韩国代表强调,扩大参与度比改变权力结构更符合多数国家利益。



改革困局与历史镜鉴

尽管会议未形成决议,但日本入常前景已现黯淡。其近期在历史认知、军事扩张、地区安全等方面的争议行为,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任何改革需获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这注定改革将是长期博弈过程。

分析人士指出,联合国改革的核心不应是简单扩容,而应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与决策透明度。正如《论语·子路》所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日本政府若不能正视历史责任、约束军事野心,其入常诉求终将沦为国际政治笑谈。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入常拉锯战,再次印证了国际秩序变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