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西班牙《资本》杂志网站11月18日发布文章,原题:西班牙看中国:这些重新定义全球速度和流动性的列车
“复兴号”高铁不仅是中国铁路工程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征着中国向全球高铁强国的转型。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4.8万公里,连接数百座城市,线路总长度远超德国、日本和英国等高铁网络的总和。这一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彻底改变了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内部交通格局,使铁路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的核心枢纽。其高效性已成为全球标准,激励包括西班牙在内的众多国家重新审视并优化自身的铁路规划。
体现“复兴号”出色性能的经典案例当属北京至上海的线路。1200多公里的距离,最快仅需4小时18分钟即可抵达,时速可达350公里,且准点率之高在其他国家几乎难以企及。中国列车的舒适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座椅宽敞,各类服务均围绕改善乘客体验而设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列车的二维码点餐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提供餐食服务,让乘客在座位上就能轻松收到火车上的餐食或外卖。
西班牙对中国高铁的兴趣日益浓厚。西班牙交通与可持续出行大臣奥斯卡·普恩特·圣地亚哥近日宣布,将把西班牙高铁的最高时速提升至350公里,届时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车程将缩短至约两小时。西班牙此举旨在复制中国“复兴号”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不仅缩短旅程时间,还提升舒适度、准点率和技术整合水平。中国的高铁体系已成为被全球验证过的高性能标杆。
在西班牙规划自身铁路现代化的同时,中国也在持续向前发展。新的高铁技术将体现在CR450动车组上,它有望成为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车,测试中时速可达453公里。CR450动车组能在5分钟内加速至每小时350公里,相比CR400动车组有了显著提升。CR450动车组计划于明年开展更接近实际运营的全面测试。此外,中国还首创了时速可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目前,上海的商业磁悬浮已能以430公里的时速连接浦东机场和龙阳路站,这预示着未来这类技术将融入更广泛的交通网络。
中国计划到2035年将铁路总里程增加至20万公里,其中高铁约7万公里。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中国拥有营业里程占世界总里程70%以上的高铁网络。今年上半年,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22.4亿人次,凸显了铁路在中国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西班牙正密切观察并学习中国的高铁经验。效仿“复兴号”的愿景体现了西班牙缩小与亚洲技术差距的努力,它希望为国内旅客提供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运输体系。(白云怡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