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国际奥委会主席范尔霍恩叹气:我想念2008,那届把标尺拉得太高。

时间:2025-09-23 11:38:34 来源:荆楚寰宇文枢 作者:荆楚寰宇文枢

国际奥委会这会儿估计正抱头痛哭。

2036年奥运会“招商”名单出来,上海、成都、广州集体缺席,主席范尔霍恩公开叹气:“我想念2008,那届把标尺拉得太高。”

2008年是什么概念?

砸下3000亿,鸟巢、水立方一夜拔起,老谋子一场开幕式把“Made in China”升级成“Wow China”。



那年我们刚挤进WTO的班车,像穷小子第一次考年级第一,恨不得把试卷贴满全球公告栏:我能行!

于是有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高分作文,也让老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什么叫“中国速度”。

如今?

高铁早上在哈尔滨喝豆浆,晚上到广州吃宵夜;

二维码把钱包都送进博物馆;

华为用7纳米芯片打怪升级;

比亚迪跑遍欧洲,绿牌车比当地老牌还拉风。

还需要靠奥运刷存在感吗?

账本更现实:

东京奥运预算73亿,结账200多亿,场馆变停车场;

里约奥运马桶都没装齐,运动员先体验“野外求生”。

国内民调直接打脸——七成网友举手反对:有这钱,不如给社区医院添台CT、给小学多建几间空调教室。

政府也忙着把万亿新基建砸进半导体、储能、算力中心,谁陪你玩“面子工程”?

奥委会心里门儿清:

中国不来,赞助商立马少一半热度。

印度喊得响,地铁还没修完;

土耳其热情高,钱包不够鼓。

怀念北京?

其实是怀念“中国一出手,流量、金主、排面全齐活”的黄金年代。

再说规则。

《奥林匹克议程2020》口号喊得震天响:节俭、绿色、可持续。

真落地还是“先盖楼再说”,留下一地鸡毛。

我们冬奥的“冰丝带”赛后直接改公共冰场,群众扫码就能进,这叫“花一分钱办两分事”。

理念对不上,自然懒得陪跑。

还有一层窗户纸:

西方议员们早等着借奥运开“人权听证会”。

2008年达尔富尔闹剧历历在目,如今再送一次话筒给他们?

算了吧,中国不想当政治靶心。

归根结底,心态换代。

过去是考生,拼命写卷子;

现在是出题人,忙着印考卷。

2024年全球GDP增量里,中国一家贡献35%,数字比烟花响亮。

老百姓的小日子蒸蒸日上,国家的工业树一路点到最顶端——这才是真正的“金牌”。

盛会可以有,但不必再有。

国际奥委会哭归哭,时代列车不等人。

中国的答案早就写进高铁、芯片、电动车和每一顿热气腾腾的外卖里:

强大,从不需要一场开幕式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