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底层群体为何成为社会戾气的牺牲品?

时间:2025-09-23 17:43:09 来源:柴差说 作者:柴差说

欢迎来到《柴差说》,本栏目持续更新杂文随笔。你好我是柴差(chaichai),一个野生的媒体人、段子手、残忍的社会观察者。

无数的你我汇聚在这里,或许,我们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愿你们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正文」

人们总习惯将社会恶行归咎于权力顶层,认为压垮自己的巨石来自高处。但现实往往更残酷——真正压住你的,可能是同样被生活压得变形的人。

某写字楼保安将外卖员锁在栏杆上,奶茶店员将拖鞋泡进糖浆罐,工头囚禁聋哑人做苦力……这些事件没有精心策划的阴谋,只有赤裸裸的恶意传递。当上层压力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中间层接不住时,就会将怒火砸向更弱势的群体。

每个人都在这个链条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被领导骂得抬不起头的白领,可能转身就对清洁工呵斥;被客户刁难的店员,或许会把怨气撒在送餐员身上。这种行为不是天性刻薄,而是通过支配更弱者来确认自己并非食物链最底端。

权力真空时,支配感便成为刚需。欺负更弱者带来的虚假快感,像毒品般短暂缓解被压迫的痛苦。但这种行为既不解决问题,只会将矛盾向下推延。社会的真正稳定,不在于顶层如何光鲜,而在于底层能否停止互相伤害。

当上升通道狭窄如独木桥,当压力无处释放,向下施暴便成为最直接的出口。法律可以惩处囚禁工人的头目,却无法约束每个将怨气撒在同事身上的普通人。惩罚个案治标不治本,唯有改变社会结构才能斩断根源。

文明程度的标尺,不在于有多少人住豪宅开豪车,而在于最弱势群体如何生存。聋哑人不该成为现代奴隶,送餐员不该被当牲口对待,消费者不该喝到掺杂异物的饮品。当这些底线被突破时,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互害链条不会停在他人身上,它终将反噬每个参与者。打破循环的唯一出路,是阻止压力继续下传。这既需要制度保障公平,也要求个体保持清醒:明白愤怒的根源,但不将怒火转嫁给无辜者。

虽无法改变全局,但至少可以守住自己这一环。当越来越多人拒绝成为恶意传递者,当每个个体都选择止住自身的恶意,这条吞噬所有人的链条才会真正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