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935年5月,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内,田汉凝神聆听袁牧之、顾梦鹤等人深情演唱《义勇军进行曲》,身体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电视剧《阵地》以这一历史瞬间为开篇,通过艺术化的虚构手法,将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见证一首与时代共鸣的歌曲如何唱响,激励无数国人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9月16日晚,电视剧《阵地》将正式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同时咪咕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也将同步更新。该剧首次全景式还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文化抗战历程,以文艺的力量高扬爱国主义旗帜,铺展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文艺画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周恩来的直接指示下,李克农、夏衍等中共骨干南下桂林,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复刊《救亡日报》,广泛团结郭沫若、田汉、焦菊隐、巴金、徐悲鸿、丰子恺、柳亚子、陶行知、欧阳予倩等百余位文化、教育、艺术界精英。他们以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文化长城”。
全民抗战卫家国,文化群星闪耀时。电视剧《阵地》以1938年至1944年的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为背景,聚焦“中国笔部队”,生动展现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抗战历程。该剧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严从华担任总制片人,高希希执导,钱林森编剧,冯绍峰、李晨、徐璐、王丽坤领衔主演,王劲松特别出演,张博主演。
《阵地》采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文化抗战”双核叙事结构,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高瞻远瞩的文化战略和统战智慧,揭示了文化认同与精神坚守同样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石。全剧以“笔墨为刀枪、文心铸长城”为创作理念,深刻诠释了文化的力量如何成为唤醒民众、凝聚人心、抗击外侮的重要武器。在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看来,这是一部填补抗战影视长廊中叙事视角空白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文化抗战史诗的“主角”名可谓灿若星河。《阵地》在表达上大胆创新,在历史真实的框架中采用多线并进的群像叙事手法,以二十多位核心历史人物为主要线索,串联起百余位文化名人和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的抗战文化运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精英的风采与担当。
剧中既有周恩来、李克农等共产党人运筹帷幄、胸怀大局的英勇形象,也有郭沫若、夏衍等人以《救亡日报》为阵地开展惊心动魄的舆论斗争的生动场景,还展现了任素宁、韩大勇等青年一代在战火中的成长与觉醒。该剧尤其注重对历史现场和文化细节的还原,夏衍话剧《一年间》在全国公演、振奋国人,欧阳予倩改革桂剧排演《梁红玉》,陶行知通过“岩洞教育”开展文化扫盲运动,张曙创作出一首首抗战歌曲、谱曲殉国,茅盾写就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田汉话剧《秋生赋》感动无数观众,西南戏剧展览会把“文化抗战”推向新高潮等历史真实事件,均在剧中得以艺术化呈现,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担当与家国情怀。
为还原这部文化抗战史诗里灿若星河的名字,电视剧《阵地》集结了国内一线主创团队与实力演员。总制片人严从华曾策划制作《人间正道是沧桑》《觉醒年代》等口碑大剧,对历史题材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把握。导演高希希的过往作品包括《大决战》《破晓东方》《历史的天空》等多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佳作,他善于驾驭宏大历史场面与复杂人物关系,为剧集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编剧钱林森的代表作包括《绝命后卫师》《长沙保卫战》等,擅长在历史真实与戏剧张力之间找到平衡,其笔下的故事既有历史的凝重感,也不乏人性的温度。
演员方面,冯绍峰饰演睿智沉稳、信仰坚定的夏衍,将夏衍的文人气质与革命精神完美融合;李晨塑造智勇双全、善于情报保卫工作的李克农,展现了李克农的机智与勇敢;徐璐饰演的任素宁从柔弱学生成长为战地记者,经历了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王丽坤出演的中共地下党员安娥缜密沉着、胸怀大爱,展现了地下党员的坚韧与智慧;王劲松诠释的郭沫若大气磅礴、极具文化大家风范,将郭沫若的文人风骨与革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张博饰演的田汉激情澎湃、富有号召力,再现了田汉作为戏剧家的才华与激情。此外,王乐君、郭广平、刘劲、于滨等演员的加盟出演,也为剧集增添颇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