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商业观察
文/浮萍
“烧脑还得配可乐。”这是《不眠日》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作为2025年国内高概念剧的代表作,这部由爱奇艺出品的悬疑剧以“五限流”叙事模式,将时间循环、港风美学与高智商犯罪巧妙融合,成为Q3剧集市场的现象级作品。
该剧由白敬亭饰演的警官丁奇为主角,通过不定时进入的五次时间循环,在重复时空破解连环谜案。港式警匪片的视觉基调、蝴蝶效应式的时间机制,以及每集末尾的“乌贼”悬念,让年轻观众直呼“比追美剧更上头”。这种强类型创新,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开播即获可口可乐两条创意广告,爱他美、脉动、雪碧等七大品牌同步合作,广告主数量远超同期剧集。
2025年剧集市场呈现结构性变化:广告主预算趋紧,观众注意力碎片化,品牌面临“投什么、怎么投”的难题。《不眠日》的突围路径值得研究:
全网掀起的“谁是乌贼”讨论潮,更让该剧成为社交货币。年轻观众在微博、小红书、抖音自发解谜,相关二创内容播放量超8亿次,形成“追剧+玩梗”的互动生态。
爆款剧的商业价值,本质是稀缺长内容的注意力聚合效应。《不眠日》通过三大创新,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场景:
区别于传统线性叙事,该剧的“5次循环+多人触发+蝴蝶效应”机制,创造了高密度剧情反转。首集银行爆炸案中,实景爆破与长镜头调度还原港片质感,二十分钟内枪战、追逐、爆破轮番上演,观众肾上腺素飙升。这种强节奏为品牌植入提供天然切口:
该剧通过“地狱难度循环剧”的设定,将品牌融入解谜过程。例如墨马集团案件中,女主安岚的循环行为变化、墨远致的决策曲线等悬念,与脉动、雪碧等产品特性形成隐喻关联。这种“硬核烧脑+软性植入”的组合,让广告成为观剧体验的一部分。
从《隐秘的角落》到《猎罪图鉴》,再到《不眠日》,爱奇艺持续证明其黑马剧制造能力:
这种能力得到广告主认可:2025年Q3,爱奇艺剧集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37%,其中72%为重复合作品牌。正如某饮料品牌市场总监所言:“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爱奇艺的爆款剧是品牌心智建设的最优解。”
当《不眠日》的观众还在讨论“乌贼”身份时,爱奇艺已用内容与商业的双重创新,为长视频平台开辟出新的价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