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还在谈笑风生,下一秒却突然倒地不起!”“胸口仿佛被巨石紧紧压住,连呼救的力气都消失殆尽!”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心梗、脑梗、脑出血,这三种疾病因其高致残率和致死率,被形象地称为“夺命三巨头”。它们发作时,黄金抢救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一旦错过,便可能留下终身残疾,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很多人并非不愿施救,而是缺乏正确的求救和急救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这三种疾病的急救要点,帮助您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或救助家人。建议收藏并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一、先分清:三种疾病“发作信号”不同,识别是关键!
急救的第一步,是快速识别症状。三种疾病的表现各不相同,判断错误可能会耽误抢救时机。
1. 心梗:胸口“剧痛”是核心信号
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压榨性疼痛,仿佛被人狠狠按住胸口,伴有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疼痛可能放射到肩膀、后背、下巴,甚至出现“濒死感”。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老人)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莫名恶心、乏力”,但持续不缓解。
2. 脑梗:“身体不听使唤”是关键
记住“FAST原则”快速判断:
- F(Face面部):单侧嘴角歪斜、流口水,笑时两边脸不对称;
- A(Arm手臂):单侧手臂无力、麻木,抬不起来,握东西会掉;
- S(Speech语言):说话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懂,或突然说不出话;
- T(Time时间):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立即就医,切勿等待“说不定会好”。
3. 脑出血:“突发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要警惕
脑出血多与高血压、情绪激动(如吵架、用力排便)有关。患者会突然感到头痛欲裂,常伴恶心、喷射状呕吐(与普通呕吐不同),还可能出现单侧肢体瘫痪、意识模糊、瞳孔大小不一,严重时直接昏迷。
二、核心原则:无论哪种病,先做“这3件事”,再考虑急救!
看到亲人突发疾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赶紧掐人中、喂药、扶起来”,但这些错误操作可能反而害了人。
正确的“黄金求救流程”只有3步,适用于三种疾病,务必牢记:
(一)第一步:立即拨打“120”,说清3个关键信息!
这是最优先级的事情,别先给家人打电话、别先找医保卡,耽误1分钟,风险就多一分!
打电话时,必须说清:
- 具体地址:精确到“XX小区XX号楼XX单元XX层”,最好加上“附近明显标志物(如XX超市旁、XX学校对面)”,方便救护车快速找到;
- 患者症状:比如“我家人现在胸口剧痛、大汗,可能是心梗”“我爸突然嘴歪、胳膊抬不起来,怀疑脑梗”,让急救医生提前备好对应设备;
- 联系方式:留1个能随时接通的电话,避免使用“可能没电的旧手机”,以免救护车到了联系不上。
(二)第二步:让患者“正确躺好”,别乱搬动!
三种疾病都怕“不当移动”,不同情况躺法有区别:
- 心梗/脑梗患者:若意识清醒,让其平躺,解开领口、腰带,保持周围空气流通,避免压迫胸部;若患者有呕吐,立即将头偏向一侧(如右侧),清理口腔呕吐物,防止呛咳、窒息。
- 脑出血患者:若意识清醒,让其侧卧(同样头偏向一侧),避免平躺(可能加重颅内压);若已经昏迷,不要强行掰头、喂水,保持侧卧即可,等待救护车。
(三)第三步:别做这些“致命错误操作”!
这5件事绝对不能干,比“不急救”更危险:
- 不喂药:心梗别乱喂“硝酸甘油”(血压低时用会致命),脑梗别喂“降压药”(可能加重脑部缺血),脑出血别喂任何东西(可能呛入气管);
- 不掐人中:掐人中只能让患者“短暂睁眼”,不能改善病情,还可能因用力过猛损伤面部;
- 不强行搬动:尤其脑梗、脑出血患者,随意扶起来、架着走,可能加重脑部损伤或血管破裂;
- 不做“心肺复苏”:只有当患者“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摸颈动脉5秒没搏动,脸贴鼻孔没气流)时,才需要做心肺复苏,否则盲目按压可能压断肋骨;
- 不“等症状缓解”:很多人觉得“忍忍就好”,比如心梗疼了半小时,还想着“歇会儿可能没事”——这是大忌!三种病发作后,每拖延1分钟,脑细胞/心肌细胞就会大量死亡,不可逆!
三、分情况急救:这2个“特殊操作”,关键时刻能续命!
除了通用的“求救3步”,针对心梗和心跳骤停,还有2个特殊急救手段,学会能多一分希望。
(一)心梗:有硝酸甘油,先测血压再用!
若患者平时有冠心病,家里备了硝酸甘油,且意识清醒、能沟通:
- 先让患者平躺,测量血压(若没有血压计,跳过此步,但风险稍高);
- 若血压≥90/60mmHg,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0.5mg),含服后别喝水;
- 5分钟后若疼痛没缓解,可再含1片(最多含3片);若含服后血压下降、头晕,立即停止。
(二)心跳骤停:立即做“心肺复苏+除颤”,别等救护车!
无论心梗、脑梗还是脑出血,若患者突然昏迷、没有呼吸、摸不到颈动脉搏动(脖子两侧,喉结旁开2指处),必须立即做心肺复苏(CPR):
-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方法:双手交叠,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大概每秒2次),按压30次为1组;
- 人工呼吸(可选):若会做,按压30次后,捏住患者鼻子,嘴对嘴吹气2次,注意吹气时要看到胸部起伏;若不会,只做胸外按压也有效。
- 有除颤仪(AED):立即找附近的AED(商场、地铁站、学校多有配备),按仪器语音提示操作,除颤后继续按压,直到救护车到达。
四、这些“预防比急救更重要”!
心梗、脑梗、脑出血,本质上都是“血管出了问题”(心梗是冠状动脉堵了,脑梗是脑血管堵了,脑出血是脑血管破了),预防要做好3件事:
- 控制基础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按时吃药,别擅自停药;
- 避开“危险习惯”:别熬夜、别过量饮酒、别吃太咸太油,情绪别太激动;
- 定期检查:40岁以上、有家族病史的人,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颈动脉超声,早发现血管问题。
急救知识,平时可能用不上,但一旦用上就是“生死线”。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因为对心梗、脑梗、脑出血来说,“每一秒都在和死神抢人”,正确的求救和急救,就是给生命多一份保障!#心梗##脑梗##奕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