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银行大厅里,一个中年女人的哭声格外刺耳。
刘新玲颤抖着手指着电脑屏幕:
"你再给我查一遍!我们明明还了十年,每个月9500,怎么可能本金只还了5万!"
陈桂年死死盯着那个数字,195万的贷款余额像一把刀插在他心上。
他的拳头越握越紧,指关节发白。
穿着西装的客户经理推了推眼镜:
"陈先生,刘女士,这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前期主要是利息..."
刘新玲突然站起来,眼泪止不住地流:
"十年啊!我们像狗一样活了十年!儿子想买双运动鞋我都说太贵,结果钱都喂给你们银行了!"
陈桂年猛地一拳砸在大理石柜台上,血瞬间渗了出来:
"按合同执行?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你们谁告诉过我们会这样?"
保安迅速围了过来。
这个普通的周六下午,一对中年夫妻的崩溃,撕开了无数房奴最不愿面对的真相...
1
八月的江南,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陈桂年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小区。
这个建了十多年的老小区,外墙的瓷砖已经开始脱落,露出灰色的水泥底。
物业费倒是年年涨,可小区的环境却一年不如一年。
爬到五楼,陈桂年喘了口气才掏出钥匙。
推开门,客厅里没开灯。刘新玲坐在餐桌前,桌上摊着厚厚一叠银行流水单。
陈桂年按下开关:"怎么不开灯?省这点电费干嘛?"
刘新玲抬起头,眼圈有些发红:
"桂年,小宇下个月就要开学了,学费加住宿费要一万八。"
陈桂年放下包,走到冰箱前倒了杯凉白开,一饮而尽:
"这个月奖金应该能发两千多,你的工资三千五,我的工资八千,加起来差不多够了。"
刘新玲摇摇头:"不是钱够不够的问题,桂年,我们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陈桂年坐到她对面,看着那些银行流水单:"怎么突然说这个?"
刘新玲指着其中一张:
"你看,这是我们的房贷扣款记录,每个月9500,雷打不动。十年了,整整十年了!"
陈桂年沉默,刘新玲继续说:
"隔壁老王家上个月买了辆车,十几万,楼上小李家暑假带孩子去三亚玩了一周,我们呢?我们连给小宇买双好点的运动鞋都要考虑半天。"
陈桂年放下杯子:"老王是做生意的,小李两口子都是公务员,能比吗?"
刘新玲眼泪突然掉下来:
"我不是要比,我就是...就是觉得太累了,桂年,我今年43了,从结婚到现在,我就没买过一件超过五百块的衣服,不是我不想买,是真的不敢买。"
陈桂年心里一酸,伸手握住妻子的手:
"新玲,再坚持坚持,等小宇毕业工作了,我们就轻松了。"
刘新玲抽回手,拿起计算器:
"我算给你看,这十年,每个月9500,一年就是11万4千,十年,我们已经还了114万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激动:"114万啊!桂年,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陈桂年点点头:"我知道。"
刘新玲站起来,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114万!如果没有买房,这些钱我们可以做多少事?可以让小宇上最好的补习班,可以带爸妈去旅游,可以...可以活得像个人!"
陈桂年也站起来,扶住情绪激动的妻子:
"新玲,别这样,房子是我们的家,为了家付出,值得。"
刘新玲推开他:"家?这算什么家?我们不过是银行的打工仔!每个月辛辛苦苦赚的钱,大半都给了银行!"
她突然想到什么,转身翻出一个文件夹:
"桂年,我们去银行查查,看看到底还欠多少钱,按理说,还了114万,本金怎么也该还一半了吧?"
陈桂年犹豫:"这个...要不改天再去?"
刘新玲坚决地摇头:
"不,明天就去!我要搞清楚,我们到底还要给银行当多久奴隶!"
夜里,陈桂年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起十年前买房的情景。
那是春天,房价像疯了一样往上涨,今天看的房子,明天就能涨两万。售
楼处里永远人山人海,销售小姐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陈桂年还记得,他和刘新玲第一次走进那个售楼处时的场景。
金碧辉煌的大厅,穿着职业装的销售小姐,墙上挂着"最后10套"的红色横幅。
销售小姐叫小张,二十出头,化着精致的妆,说话语速很快:
"陈先生,刘女士,你们真是来对时候了!我们这个楼盘是整个区域最好的,周边配套齐全,升值空间巨大!"
她领着他们看沙盘:"你们看,这里是地铁站,走路只要十分钟,这里是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这里是医院,三甲医院,看病方便。"
刘新玲小声问:"多少钱一平?"
小张笑容满面:"现在是31500一平,但是我跟你们说,下个月肯定要涨到33000,你们今天定的话,我可以申请给你们优惠,31000一平!"
陈桂年算了算:"89平米,那就是...275万多?"
小张点头:"对,总价276万,但是陈先生,您要这么想,现在不买,过几个月可能就要300万了,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的。"
刘新玲拉着陈桂年到角落商量:
"桂年,276万,我们的存款加上父母支持的,也就80万,要贷款196万。"
陈桂年皱眉:"196万,30年的话,每个月要还..."
他拿出手机计算器算了半天:"每个月要还9000多,将近9500。"
刘新玲咬咬牙:"我们两个工资加起来一万二,还了房贷还能剩两千多,省着点应该够用。"
陈桂年还在犹豫:"可是这样我们压力太大了。"
这时,小张走过来:"陈先生,刘女士,考虑得怎么样?我不骗你们,这个户型真的只剩最后三套了,今天已经卖出去一套,你们再不定,明天肯定没了。"
旁边另一对夫妻正在签合同,男的大声说:"定了!这房子我看中了,就要这套!"
小张压低声音:"你们看,那位王先生,一口气买了两套,一套自住,一套投资,人家说了,房子是最保值的资产。"
刘新玲看看陈桂年,陈桂年看看刘新玲。
最终,在小张的不断催促下,在周围人的签约声中,他们交了定金。
办贷款那天,银行信贷员拿来一叠厚厚的合同:
"陈先生,这是贷款合同,一式四份,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签字。"
陈桂年翻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这个利率是..."
信贷员说:"4.9%,这是基准利率,很优惠了,你们选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
陈桂年茫然:"什么区别?"
信贷员解释:"等额本息就是每个月还款金额一样,压力比较平均,等额本金是前期还得多,后期还得少,我建议你们选等额本息,比较适合工薪阶层。"
刘新玲问:"那利息呢?要还多少利息?"
信贷员快速地说:"这个系统会自动计算的,你们不用担心,按时还款就行。"
就这样,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他们签下了改变一生的合同。
贷款200万,期限30年,月供9500.45元。
2
第二天是周六。
刘新玲起得很早,把家里收拾了一遍,然后开始翻箱倒柜找文件。
购房合同、贷款合同、这些年的还款记录,她都整理出来,装进一个文件袋。
陈桂年醒来时,看到她已经换好衣服,化了淡妆。
陈桂年诧异:"你化妆干什么?"
刘新玲照照镜子:"去银行办事,总要体面一点,不能让人家看不起。"
吃早饭时,刘新玲一直在算账。
她拿着计算器,嘴里念念有词:"十年,120个月,每个月9500......"
陈桂年说:"别算了,一会儿去银行就知道了。"
刘新玲放下计算器:
"桂年,你说,如果我们本金已经还了一大半,是不是可以申请降低月供?"
陈桂年想了想:"应该可以吧,要不就是缩短年限。"
刘新玲眼睛一亮:"对!如果本金还了一半多,我们可以重新谈条件,说不定月供能降到六七千。"
她越说越兴奋:"月供降到六七千,我们每个月就能多存两三千,一年就是三万多!小宇的学费就不用愁了,还能给他报个英语班。"
陈桂年看着妻子兴奋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安。
他隐约记得,等额本息好像前期都是在还利息,但具体怎么算的,他也不清楚。
八点半,两人出门了。
路过菜市场,刘新玲说:"等会儿从银行出来,我们去买点排骨,给小宇炖汤。"
陈桂年点点头。
刘新玲继续说:"如果月供真的能降下来,我们就给小宇买那双他看了很久的运动鞋。"
陈桂年说:"那双鞋要八百多呢。"
刘新玲笑了:"八百多怎么了?如果月供能降,我们一个月就能省两千多,买双鞋算什么?"
看着妻子难得的笑容,陈桂年不忍心泼冷水。
到了银行,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
大多是中老年人,来办理各种业务。
刘新玲取了号,3号。
她紧张地捏着号码纸:"桂年,你说银行会不会不配合?"
陈桂年安慰:"不会的,我们是客户,他们会好好解答的。"
银行大厅里,空调开得很足。
刘新玲坐在等候区,不停地看手机上的时间。
旁边一个大爷和老伴在聊天:"这利息太高了,存了五年定期,才给那么点利息。"
老伴说:"知足吧,总比放家里强。"
大爷摇头:"你不知道,银行拿我们的钱去放贷,利息高着呢,我们存钱给2%的利息,他们放贷收5%、6%的利息,这中间的差价都被银行赚了。"
听到这话,刘新玲心里一紧。
她拉拉陈桂年:"你听到了吗?贷款利息比存款利息高那么多。"
陈桂年小声说:"这是正常的,银行也要赚钱。"
刘新玲皱眉:"可是赚得也太多了吧?"
1号客户办完了,用时不到五分钟。
2号是个年轻人,好像是来办信用卡的,也很快就办完了。
轮到他们了。
刘新玲深吸一口气,拉着陈桂年走向柜台。
客户经理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西装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胸牌上写着:王朝全。
王朝全礼貌地微笑:"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刘新玲把文件袋放在柜台上:"我们想查一下房贷还款情况。"
王朝全点点头:"好的,请提供一下身份证和贷款合同号。"
陈桂年递上身份证,刘新玲翻出贷款合同。
王朝全在电脑上操作起来,十指如飞。
刘新玲紧张地看着他,手心都出汗了。
过了一会儿,王朝全抬起头:
"陈先生,刘女士,我查到了,你们这笔贷款是十年前办理的,贷款金额200万,期限30年,年利率4.9%,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月供9500.45元。"
刘新玲急忙问:"那我们已经还了多少本金了?"
王朝全又看了看电脑:"我给您打印一份详细的还款明细。"
打印机开始工作,吱吱作响。
刘新玲的心跳得很快,她想象着各种可能:也许已经还了80万本金?或者100万?
陈桂年想起这十年的点点滴滴。
刚搬进新房的第一个月,他们兴奋得睡不着觉。
虽然房子不大,只有89平米,两室一厅,但毕竟是自己的家了。
小宇那时候才8岁,在新房间里跳上跳下:
"爸爸,我有自己的房间了!再也不用睡客厅了!"
那时的陈桂年满怀豪情:"儿子,爸爸妈妈会努力工作,让你在这里快乐成长。"
可是第一次扣房贷的时候,看到工资卡里瞬间少了9500块,陈桂年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
他的月薪8000,扣完房贷,卡里只剩几百块。
从那时起,刘新玲开始了精打细算的生活。
买菜只去菜市场最便宜的摊位,而且专挑下午去,那时候菜贩急着收摊,会便宜一些。
从来不去超市,因为超市的东西贵。
衣服能不买就不买,实在破了不能穿了,就去批发市场淘处理货。
最难的是第三年。
陈桂年的父亲突发脑梗,住进了ICU。
医生说需要马上手术,手术费加上后续治疗,至少要十万。
陈桂年和刘新玲掏空了所有积蓄,只有三万。
他们借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才凑够手术费。
那段时间,陈桂年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陪护,周末去送外卖。
刘新玲也找了份兼职,下班后去商场做促销员,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腿肿得像萝卜。
小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次,班上组织春游,要交200块钱。小宇回家什么都没说。
后来老师打电话问怎么回事,刘新玲才知道。
她抱着儿子哭了:"对不起,小宇,妈妈对不起你。"
小宇懂事地擦去妈妈的眼泪:
"妈妈不哭,春游不去也没关系,我在家看书也很好。"
第五年,刘新玲查出子宫肌瘤。
医生建议尽快手术,费用大概三万。
刘新玲说回去考虑考虑,然后一拖就是半年。
直到疼得在床上打滚,陈桂年强行把她送到医院。
手术后,医生说:"你们怎么拖这么久才来?再晚一点,可能要切除子宫了。"
陈桂年握着妻子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第七年,陈桂年胃出血住院。
医生让他休息一个月,好好调养。
可是他只休了一周就去上班了。
领导说:"老陈,你不要命了?"
陈桂年苦笑:"不上班,房贷谁来还?"
打印机终于停了。
王朝全拿起那叠纸,足足有十几页。
他把第一页递给陈桂年:"陈先生,这是您目前的贷款余额。"
陈桂年接过来,刘新玲凑过去看。
最上面一行,写着"贷款余额",后面的数字是:1,950,000.00
刘新玲愣住了。
她眨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
又看了一遍:1,950,000.00
一百九十五万。
她的声音开始颤抖:"不...不可能...这肯定是弄错了..."
王朝全保持着职业的微笑:"刘女士,没有错,您的贷款余额确实是195万。"
刘新玲一把抢过那张纸,死死盯着那个数字:
"不可能!我们贷款200万,已经还了十年,每个月9500,十年就是114万!怎么可能只还了5万本金?"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引起了大厅里其他人的注意。
王朝全依然平静:"刘女士,您别激动,我给您解释一下。"
他翻到第二页:"您看,这是您每期还款的明细。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前期主要是偿还利息,本金还得比较少。"
他指着数字:"第一期,您的月供9500.45元中,利息是9166.67元,本金只有333.78元。"
刘新玲的眼睛瞪大了:"什么?第一个月只还了300多本金?"
王朝全点头:"是的,您看第二期,利息9165.14元,本金335.31元,第三期,利息9163.61元,本金336.84元......"
他一行一行地往下指。
刘新玲的脸色越来越白。
陈桂年拿过明细,仔细看着。
十年了,每个月的本金才从300多涨到800多。
陈桂年的手开始发抖:"这...这怎么可能?"
王朝全解释道:"陈先生,这就是等额本息的特点。它的计算公式是......"
刘新玲打断他:"我不要听什么公式!我就想知道,凭什么我们还了114万,只抵了5万本金?剩下的109万都哪去了?"
王朝全推了推眼镜:"刘女士,那109万是利息,按照贷款合同......"
刘新玲猛地站起来,声音尖利:"利息?109万的利息?你们这是抢钱!"
大厅里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3
保安开始往这边走。
陈桂年拉了拉刘新玲:"新玲,坐下,别激动。"
刘新玲甩开他的手,眼泪夺眶而出:
"别激动?你让我怎么不激动?十年啊,桂年!我们省吃俭用十年,不敢生病,不敢买衣服,不敢给孩子报补习班,结果呢?结果我们的血汗钱都被银行吸走了!"
她指着王朝全:"你们当初为什么不说清楚?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会这样?"
王朝全依然保持着镇定:"刘女士,贷款合同上都写得很清楚,您当初是签过字的。"
他翻出贷款合同,指着密密麻麻的条款:
"您看,这里写明了是等额本息还款,这里有计算公式,这里有还款计划表......"
刘新玲一把夺过合同,撕心裂肺地喊:
"谁能看懂这些?谁会去算这些?你们就是故意的!故意用这些复杂的东西骗我们!"
保安走过来:"女士,请您冷静一点,不要影响其他客户。"
刘新玲转向保安,歇斯底里:
"冷静?你让我怎么冷静?你知道这十年我们是怎么过的吗?"
她的声音哽咽:"我儿子,从小到大没上过一个补习班,因为我们交不起学费!别人家孩子学钢琴,学画画,我儿子什么都没学!"
"去年他高考,想报个冲刺班,一万块钱,我跟他说太贵了,让他自己在家复习。你知道他考完跟我说什么吗?"
她泣不成声:"他说,妈妈,如果我考上好大学,以后工作了,你和爸爸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大厅里鸦雀无声。
有人小声议论:"太可怜了。"
"银行确实黑。"
"等额本息就是个坑。"
王朝全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
陈桂年的眼眶也红了。
他看着手里的还款明细,密密麻麻的数字刺痛着他的眼睛。
十年,3650天。
每一天,他们都在为这个房子拼命。
每一天,都活得小心翼翼。
不敢辞职,因为要还房贷。
不敢生病,因为要还房贷。
不敢消费,因为要还房贷。
他们的人生,被这个房贷彻底绑架了。
陈桂年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
"我想问一下,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本金?"
王朝全在电脑上算了算:
"按照目前的还款计划,您还需要20年才能还清,整个30年,您总共要支付利息142万。"
刘新玲笑了,笑得很凄凉:"142万的利息!我们贷款200万,要还342万!"
她看着周围的人:"你们听到了吗?贷200万,要还342万!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
有人附和:"是啊,太黑了!"
"难怪银行这么有钱。"
王朝全试图解释:"这是正常的商业贷款利率,符合国家规定......"
陈桂年突然一拳砸在大理石柜台上。
"啪"的一声巨响,震惊了所有人。
他的手背立刻渗出血来。
陈桂年盯着王朝全,一字一句地说:
"正常?符合规定?那你告诉我,当初为什么不把这些说清楚?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告诉我们,200万的贷款要还142万的利息?"
王朝全后退了一步:"陈先生,您这样我们没法沟通......"
陈桂年站起来,声音提高:
"没法沟通?现在说没法沟通?当初收钱的时候怎么不说没法沟通?"
保安迅速围了过来:"先生,请您冷静!"
陈桂年推开保安:"我冷静不了!十年!整整十年!我们像狗一样活着,结果钱都进了银行的口袋!"
刘新玲瘫坐在椅子上,泪流满面:"桂年,算了...我们认命吧......"
陈桂年看着妻子绝望的样子,心如刀割。
他转向王朝全:"你们银行,你们这些人,晚上睡得着觉吗?靠吸老百姓的血,赚得盆满钵满,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王朝全终于忍不住了:
"陈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这不是我们银行单方面的问题,您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应该了解清楚的。"
陈桂年冷笑:"了解清楚?你们给我们时间了解了吗?当时售楼处人山人海,销售不停地催,说再不买就没了,银行的人就让我们签字,签字,签字!谁给我们时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