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张建中弃英伟达副总裁之位,回国创摩尔线程或身家暴涨300亿

时间:2025-09-27 18:49:20 来源:酷公司 作者:酷公司

近日,一则关于摩尔线程即将上市的消息在科技圈引发热议。这家被誉为“中国英伟达”的公司,在9月26日正式过会,标志着其距离资本市场又近了一步。

据各大券商乐观预测,摩尔线程上市后市值有望达到2500亿。而创始人张建中持有公司12.73%的股份,这意味着他的身家将暴涨278亿,接近300亿大关。



近300亿的身家,已经超越了A股大约4400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处于市场前15%的水平。然而,对于张建中来说,这笔财富或许只是他创业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时间回溯到2020年,当时张建中还是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已在英伟达深耕14年,将中国市场占有率从50%提升至80%。按照英伟达高管的薪资水平,他的年薪少说也得几百万美金。然而,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裸辞,回国创业。

不仅如此,张建中还带走了在英伟达工作了16年的市场生态高级总监周苑、GPU架构师张钰勃,组成了摩尔线程最初的“铁三角”。随后,原英伟达高级销售经理宋学军、销售总监王东、GPU架构师杨上山也相继加入。除了董事会秘书及财务负责人薛岩松外,摩尔线程七人高管团队中,有6人都曾在英伟达任职,堪称“英伟达中国分部”。



张建中的目标很明确:打造中国的英伟达。一旦成功,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生意,更将载入中国AI发展史册。而他的这一决策,也恰好契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2019年,美国对我国高端GPU实施断供,集成电路国家大基金二期落地,为国产GPU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摩尔线程成立后,发展速度惊人。2021年11月,首颗全功能GPU芯片发布,从设计到量产仅用了18个月。张建中自豪地表示:“我们做到了行业5年才能做到的事”。

然而,速度并非唯一关键,生态建设才是重中之重。英伟达的CUDA生态如同微信一般,用户众多,想要让大家更换平台难度极大。摩尔线程的策略是先兼容再替代,推出了MUSA架构和代码移植工具MUSIFY,能够将CUDA代码直接迁移过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摩尔线程主推中低端芯片,毛利率一度跌至-70%。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将摩尔线程列入“实体清单”,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基板报废损失2027万,生产设备减值394万,供应链也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困境,张建中果断应对。2023年11月,他发出内部信,优化组织架构,聚焦GPU核心研发。同时,游戏显卡业务大降价,原价2999的显卡直接降至1199,比国外竞品便宜一半,只为在市场中存活下来。

幸运的是,国内AI行业随后迎来大爆发。摩尔线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出高端AI智算卡。2025年上半年,公司卖出5套AI智算集群产品,平均单价超过1亿元,毛利率直接飙升至69.14%,完成了历史性转身。

摩尔线程能够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与其“砸钱抢人”的策略密不可分。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人均年薪高达80万,是上海平均工资的4倍,甚至比英伟达中国普通工程师的薪资还要高。公司886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8.69%,其中74%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已获得410项发明专利,构建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资本市场对摩尔线程也极为看好。公司成立100天时,就完成了两轮融资,创下GPU史上最快融资纪录。截至目前,累计融资或超过百亿,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腾讯、联想、国盛资本、纪源资本等数十家国内顶尖投资机构。

此次IPO,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全部用于芯片研发。其中25.1亿用于研发AI训推一体芯片,25亿用于研发图形芯片,19.8亿用于研发AISoC芯片。与寒武纪只做AI加速芯片不同,摩尔线程选择了全功能GPU路线,既能处理图形渲染,又能运行AI计算。

公司的四代GPU架构分别命名为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富有诗意。最新的“平湖”架构支持FP8精度,片间互联速率达800GB/s,显存80GB。2025年7月,张建中还提出了“AI工厂”概念,旨在打造生产AI模型的“超级工厂”。

从受理到过会,摩尔线程仅用了88天,创下科创板审核速度新纪录。这背后,反映了监管层对国产GPU的迫切需求。早期,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91%的份额。但随着美国逐渐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国产GPU迎来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对于张建中来说,278亿的身家或许只是纸面财富。他更在乎的是,让中国拥有自己的GPU,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生态建设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心和时间。MUSA架构和MUSIFY工具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至少,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手站在了起跑线上。

主笔/ 酷水手

这是酷公众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抓取本文内容,用于训练AI大模型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