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上海外环外房价持续下跌:深层原因与未来趋势解析

时间:2025-09-17 10:36:26 来源:说故事的阿袭 作者:说故事的阿袭

在上海楼市的版图中,外环外区域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该区域房价下行压力持续累积,引发了广泛讨论。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降温”推力,让购房者与投资者都倍感压力。

供需天平严重倾斜:新房扎堆,需求却“接不住”

走进上海外环外,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房子比人多”。数据显示,上海外环外的新房供应占比高达79%,五大新城更是成为开发热土,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入市。然而,需求端却显得力不从心。上海整体人口导入速度放缓,外环外部分区域甚至面临人口外流的问题。



以松江小昆山为例,前几年还因“刚需洼地”受到关注,如今新盘扎堆入市,二手房挂牌量也激增。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部分房源价格较巅峰期已跌去近三成。购房者有了更多选择,自然更加挑剔,议价空间被拉大,房价下跌也成了常态。

配套与产业“拖后腿”:住这里,生活有点“难”

外环外的房价疲软,很大程度上栽在“不方便”上。交通便是首道坎:青浦白鹤到市区,没有直达地铁,公交需要倒两三趟,单程动辄一个半小时;松江石湖荡镇,连共享单车都难见踪影,居民出行全靠自驾或“黑车”。



产业更是硬伤。没有像样的产业集群,就留不住人。奉贤海湾曾规划打造“碧海金沙”宜居区,可除了零星的旅游项目,缺乏高薪岗位,年轻人宁愿挤在市区老破小,也不愿来此“睡城”。配套跟不上,居住价值大打折扣,房价自然难有支撑。

政策松绑成“双刃剑”:二手房抛压陡增

去年外环外放宽限购后,市场一度热闹非凡,但很快就显露出副作用——二手房挂牌量“井喷”。很多房东趁机套现,尤其是房龄超20年的老破小、无电梯的动迁房,成了抛售重灾区。



更棘手的是环沪市场的“比价效应”。昆山花桥、太仓浏河等区域,房价仅为上海外环外的一半,还通了地铁直达市区。同样的通勤时间,花更少的钱,不少购房者转头奔向环沪,进一步挤压外环外的需求空间。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买涨不买跌成共识

如今的外环外楼市,正陷入“越跌越观望”的循环。中介门店里,看房客不少,但真正下单的寥寥无几。“再等等,说不定还能降”成了购房者的口头禅。



有业主吐槽,自己在嘉定安亭的房子挂了半年,从320万降到280万,还是没人问。这种“降价也难成交”的氛围,让更多房东慌了神,加入降价抛售的队伍,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外环外也并非铁板一块。靠近地铁、有产业支撑的板块,如嘉定新城、松江大学城周边,房价相对抗跌。但整体来看,供需失衡、配套短板、信心不足等问题,短期内难有根本改观。对于购房者来说,若不是自住急需,或许真得再掂量掂量;而投资者,更得警惕风险,别让“洼地”变成“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