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特朗普欲夺巴格拉姆,中国联合三国反制,地缘博弈升级

时间:2025-09-28 16:30:41 来源:南权先生 作者:南权先生

特朗普抛出“夺回巴格拉姆”的言论,表面针对阿富汗,实则剑指中国。他直言“离中国太近”,意图通过地缘战略施压。然而,中国并未退缩,反而联合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发布重磅联合声明,直接打乱了美国的算盘。

这不仅是一次“顶住”压力的表现,更是一记漂亮的“反将一军”。特朗普的“巴格拉姆大戏”尚未开演,便已陷入困境。



巴格拉姆:战略要地,美国难再夺

特朗普突然抛出“夺回巴格拉姆”的言论,实则是国内政治压力下的“外交表演”。面对经济与内政的困境,他试图通过强硬外交姿态转移视线,但计划显然欠奉。

巴格拉姆位于阿富汗东部,北控中亚,东盯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南压印度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美国曾在此修建跑道与情报中心,但2021年仓促撤军时,连门都未锁便匆匆离去。如今,美国想“拿回来”,谈何容易?



阿富汗与周边国家:拒绝美军重返

阿富汗已非昔日“殖民地”,塔利班在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面对特朗普的“夺回论”,他们直言:“不怕再打二十年。”塔利班已从战争中走出,对内搞建设,对外搞关系,不再是当年的游击武装。

周边国家也不买账。伊朗警觉反对域外势力军事干预,巴基斯坦不愿再当出气筒,中亚五国则担忧难民潮与恐怖活动。美军若真敢回,迎接他们的将是集体警觉,而非掌声。



中国:从“低调参与”到“主动搭台”

中国处理阿富汗问题已从“低调参与”转向“主动搭台”。9月26日,中国联合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发布声明,旗帜鲜明地反对外部干涉,喊出“尊重主权、拒绝军事介入”的共识口号。

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一次精准的战略回击。中国看待阿富汗问题,从不只是“边境安全”,而是将其视为“一带一路”西向通道的关键节点与区域安全的基础工程。



中国在阿富汗的“软功夫”

过去几年,中国在阿富汗下了不少“软功夫”:派特使跑外交、参与多边谈判、提供人道援助,还开展矿产资源合作。尤其是那块价值上千亿美元的铜矿,备受西方媒体关注。

中国没有派兵,也没有空投炸弹,而是靠实打实的“搞建设”赢得了阿富汗民间的好感。这种“非军事存在”的方式,更符合阿富汗的国情与需求。



合纵外交:中国联合三国制衡美国

这次发声明,不仅是一次立场表达,更是一次典型的“合纵外交”。中国联合的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各有来头,俄罗斯在中亚事务中根深蒂固,伊朗是阿富汗西部的关键邻国,巴基斯坦则与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的地缘关系。

这四国合体,构成了一个“既有话语权、又有影响力”的区域力量联盟。他们既能对塔利班施加影响,也足以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发声,制衡美国的单边动作。



特朗普的焦虑与现实的困境

特朗普这波“夺基地”的风声,虽然听起来像“喊口号”,但背后确实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战略焦虑。然而,他这招真能落地吗?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国内就不一定买账,国会党争激烈,军费预算吃紧,民众也早被“阿富汗战争”折腾怕了。盟友那边也不见得愿意跟着起舞,北约国家早就对美军“说走就走”的风格怨声载道。



塔利班的算盘与中国的战略智慧

塔利班现在的算盘很清楚:要发展、要稳定、要国际认可,但不代表会任人摆布。如果特朗普真动了“夺回”的心思,塔利班很可能会主动拉拢中俄伊巴等国做后盾,甚至在联合国告上一状。

而更长远的影响是,区域国家对安全话语权的重新思考。这次事件很可能促成一个趋势:周边国家越来越意识到,靠外部大国维稳靠不住,要想真正稳定,就得自己搭平台、自己定规则。

这正是中国近年来在推动的方向,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推动“集体安全”“协商机制”“反恐合作”等实打实的区域治理方式。



信息来源: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发表《联合声明》——2025-09-26 16:46·鲁中晨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