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舒淇釜山电影节获奖哽咽表白冯德伦:感谢包容与支持

时间:2025-09-28 16:05:42 来源:Yuki女人故事 作者:Yuki女人故事

在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舒淇凭借自编自导的电影《女孩》一举斩获最佳导演奖,这是她首次以导演兼编剧的身份站上国际舞台。领奖时,舒淇情绪激动,哽咽着感谢了团队、投资人、前辈以及家人,特别对丈夫冯德伦深情告白:“感谢一直非常支持和包容我的先生,谢谢他娶了一个不常在家的女人。”

冯德伦也在社交平台幽默回应:“又赢?家里没位放啊导演!果然糖还是老的甜。”两人隔空互动,甜蜜氛围溢于言表。



舒淇在发言中提到,《女孩》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她对女性成长的深刻思考:“希望受过伤的女孩们能勇敢走出自己美好的未来。”这部半自传体电影以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迷惘少女林小丽遇见自在生活的李莉莉后,第一次看见世界色彩的故事。女主林小丽的名字取自舒淇的本名林立慧,影片还未上映便引发广泛关注。



尽管媒体热衷渲染舒淇从艳星到导演的逆袭,但她更希望公众关注女性成长背后的真实力量。她坦言,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我没有童年。”母亲18岁生下她,两年后又迎来弟弟,情绪失控时常常骂她“丑”,父亲则暴戾无常,舒淇小时候一听到摩托车声就会害怕得躲起来。一家四口挤在一室一厅,洗澡只能在厨房,她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五年离家出走二十多次,后背和腿脚留下许多疤痕。





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舒淇16岁开始做模特,20岁独自赴港发展,凭借《玉蒲团》成名却也背负了长久难以甩掉的负面标签。初到香港时,她住在闷热狭窄的地下室,白天拍戏,晚上对着广播电视逼自己三个月学会粤语,三年里几乎没休过假。尽管港片黄金时代已远去,她依然凭借努力获得第16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成功转型实力派。





1998年,舒淇在《玻璃之城》中与黎明合作,却因外界质疑“配不上”而顶着巨大压力完成拍摄,最终影片大获成功。2005年,她刚拍完《最好的时光》便患上抑郁症,每天靠喝酒和安眠药入睡。蔡康永曾在节目上问她:“做演员开心吗?”她瞬间失控,哭到节目暂停录制。

侯孝贤是舒淇的贵人之一。在《刺客聂隐娘》剧组时,他第二次问她:“你要不要当导演?”舒淇难以置信:“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吗?”侯孝贤坚定地回答:“是的。”



逐渐走出早年阴影后,舒淇因“松弛感”和“活人感”备受女性追捧。但她坦言,这种自信其实是装出来的:“比如走红毯时,会害怕衣服好不好看、美不美;拍戏时,会担心适不适合角色、演得好不好……所有的自信都是因为很多不自信的累积,你必须要把这个东西克服,必须得走出那一步。”

对于原生家庭的创伤,舒淇并不强迫自己原谅或和解。她只是尽力逃离,然后在漫长的求生中,自然而然理解了父母的可怜之处,生出慈悲之心,消解了过往。

在感情上,舒淇曾与黎明、张震、王力宏等人传过绯闻,但最终与相识超过二十年的好友冯德伦步入婚姻。她不硬凹大女主独美的人设,也不纠结“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因为她明白,长久陪伴的第一性原则是彼此舒适。



如今49岁的舒淇,在入行的第30年,拥有了花白的头发和带伤的坦然。她把自己重养了一遍,从受害者成长为主导者,这比获大奖更为珍贵。



心理学有句很著名的话: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实体,而是一种持续被构建的体验。接近禅宗说的“无住为本”。

所谓翻盘,大约就是——正视痛苦,逃离伤害,接纳自我,疗愈重构,活在当下,保持正念。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