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一部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抗争精神的30集网络微纪录片《烽火笔墨》,将于2025年9月16日起在央视频、《国家记忆》抖音号、广西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及bilibili、爱奇艺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和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叙事方式,再现了抗战时期桂林文化精英以笔为枪、以文抗战的壮丽史诗。
九一八事变后,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8年至194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众多进步文化人士和文艺团体纷纷撤退到桂林,筑起了一道文化抗战的坚固堡垒。漓江之畔,百家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千名志士齐聚一堂,万卷檄文激扬文字,共同铸就了“文化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烽火笔墨间,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民族最滚烫的血性和不屈的精神。
《烽火笔墨》每集时长6分钟,以“微纪录、轻体量、深挖掘”为创作理念,通过一首歌、一张报纸、一幅画、一封信等具体物件作为切入点,巧妙串联起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田汉、徐悲鸿、艾青等文化名人在桂林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文化救亡运动。这些文化精英们以笔为剑,以文为盾,在抗战的烽火中书写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节目依托丰富的历史影像、专家访谈、情景再现与实拍素材,巧妙融合电视剧《阵地》剧情片段,以年轻化、网络化的语态,打造出一部兼具历史厚度与传播热度的网络微纪录片佳作。全片30集内容涵盖桂林“八办”的红色战线、《救亡日报》的新闻战场、艾青诗歌的情感呐喊、丰子恺漫画的无声抗争、西南剧展的戏剧风暴等多重维度,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桂林作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中心的历史脉络与文化贡献。
节目不仅再现了周恩来三赴桂林指导文化抗战、李克农潜伏指挥、“岩洞教育”坚守文脉等重大历史事件,还深入挖掘了李四光地质报国、关山月绘就《漓江百里图》、鹿地亘反战广播等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多角度展现了文化抗战的多元形态与精神内涵,生动诠释了桂林这座山水之城在烽火岁月中的壮阔史诗。
《烽火笔墨》不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纪录片,更是一部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佳作。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抗战的烽火中,文化精英们以笔为枪、以文抗战,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部纪录片的上线,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重温历史、感悟精神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