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贝预制菜事件持续升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14日,广东深圳某城中村内,一家新开业的自助快餐店因悬挂“拒绝预制菜”标识而迅速走红,成为当地居民热议的焦点。
据发帖网友透露,该快餐店主打现炒现卖模式,荤素同价,厨师当面烹饪,透明厨房设计让顾客吃得放心。尽管价格不菲,但许多消费者表示,愿意为这份“看得见的健康”买单。网友直言:“怕就怕明明是预制菜,却硬要当现炒的来卖!群众的眼睛看不出来,但是可以吃出来啊。”
从网友提供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该门店门口醒目地写着“现炒简餐,称重消费”,并特别强调“专注现炒,趁热最好,拒绝预制菜”。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不少居民表示支持。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称:“我五年前就预言,预制菜在四川省、广东省站不住脚,至少是在流行层面站不住。美食之都,不是说说而已。”另一位网友则表示:“很多小巷子里面都是现炒的,你可以说它不怎么卫生,但是确实是现炒,现在不是现炒的,我都不会去吃。”
那么,什么是预制菜呢?根据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去饭店吃饭,也大概率吃过预制菜。然而,没有哪一个饭店主动告诉过消费者哪一道菜是预制菜,哪一道菜是现炒的。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说,吃预制菜并不生气,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这些食品,大家都知道是预制菜,也都能够接受。而让消费者在意的是,花着现炒菜的钱,吃的却是预制菜。
因此,强烈建议如今的饭店应该主动公示,明确告知消费者每道菜是预制菜还是现炒菜。有关部门也应该规定饭店菜品中预制菜的占比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比如预制菜的菜品不能超过20%。而且消费者应该有权知道自己所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可以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在包厢电视屏幕上播放。
此外,针对无预制菜的饭店,建议由有关部门颁发证书,也可以在营业执照上直接显示出来。总之,消费者去饭店吃饭,是去吃炒菜的,是去吃现炒菜的,炒菜才有烟火气,炒菜的饭店才是真正的饭店。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