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商界,曾有一位传奇女性从街头小贩逆袭为亿万富翁,却因一场惊天金融案坠入深渊。她就是越南第四代华人张美兰——这位掌控胡志明市半数黄金地段的“地产女王”,在被判死刑后抛出惊人筹码:愿捐554亿人民币资产换取免死。这场涉及1280亿贷款、3亿美元行贿的超级金融案,最终如何收场?

1956年生于越南胡志明市的张美兰,祖籍中国广东汕头。改革开放前,她与母亲在街头贩卖化妆品维持生计。1986年越南“革新开放”政策出台后,她敏锐捕捉到房地产机遇,1992年成立万盛发集团。通过承包胡志明市旧街改造项目,她迅速积累第一桶金。
这位商界强人的扩张手段堪称激进:当同行开发单体建筑时,她直接包下整片区域,商场、酒店、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2010年代,万盛发集团已控制胡志明市核心区数百块优质地皮,民间甚至流传“越南半数好地皮归张氏”的说法。

张美兰构建的金融帝国建立在400余家空壳公司之上。通过伪造评估报告,她将同一块地皮反复抵押,从西贡商业银行(SCB)套取巨额贷款。调查显示,其控制的账户网络通过1053个账户操作,贷款总额达43.6万亿越南盾(约1280亿人民币)。
这些资金流向三个方向:偿还旧债、维持奢华生活、转移海外资产。她在胡志明市郊的豪宅配备数十辆豪车,私人岛屿派对堪比电影场景。更严重的是,她通过行贿金融监管高层确保资金链不断——前央行检查员因收受500万美元贿赂被判无期,司机三年内从银行提取108万亿越南盾(约40亿美元)现金。

2022年10月,越南反腐机构联合多部门突袭SCB总部,揭开这个金融黑洞。2024年3月的世纪审判中,2700名证人、104箱证据(重达6吨)指向一个结论:张美兰作为主谋,通过违规放贷、洗钱、行贿等13项罪名,造成27亿美元国家损失。
2024年4月11日,胡志明市人民法院宣判死刑。同案85名被告中,4人获无期徒刑,其丈夫与侄女分别被判9年和17年。这场审判创下越南司法史多项纪录:最大规模经济犯罪案、最长庭审记录、最复杂资金链追踪。

死刑判决后,张美兰团队抛出“资产换命”方案:愿将价值554亿人民币的资产(包括核心区地产、SCB股权、海外账户)移交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评估发现,其资产虽总值数百亿美元,但存在产权纠纷、评估虚高等问题,海外资金追索需跨国诉讼。
2024年12月,越南法院开出条件:若能偿还75%的12亿美元赃款(约90亿人民币),死刑可改无期。此时,越南国会正酝酿刑法修正案,外界普遍认为这与张美兰案密切相关。

2025年6月25日,越南国会以89.75%支持率通过刑法修正案,取消贪污、行贿等八类经济犯罪的死刑。新法7月1日生效后,张美兰死刑立即改判无期徒刑。这位69岁的昔日首富被转入重刑监狱,每日在严格监控下度过,通信需经多重审查。
资产追索工作仍在继续,但金融监管部门预计最终回收金额可能不足400亿人民币。海外资产分散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国际诉讼程序复杂,预计需3-5年才能完成。

张美兰案成为越南金融改革的催化剂。央行加强高风险账户监控,提高地方项目融资门槛,废除“挂名董事”制度。其名下所有公司被摘牌,合作方纷纷切割关系,“地产女王”沦为金融乱象的代名词。
这场涉及国家GDP 1.5%的超级金融案,最终以法律修订、首富入狱、资产流失收场。它既暴露了新兴市场金融监管的漏洞,也展现了法律在经济犯罪治理中的进化轨迹。当554亿资产博弈遇上刑法修正,张美兰的命运转折成为观察越南法治进程的独特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