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上海再现地铁商圈新骗局,年轻人需警惕假抵押诈骗

时间:2025-09-28 23:09:2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观新闻



“不好意思,我刚来上海,手机丢了,能借我点钱应急吗?不放心的话,我把这个名牌手表给你作抵押。”面对这样的请求,你会选择相信并伸出援手吗?近日,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自去年起,上海已发生多起类似的诈骗案件,不少市民因此上当受骗。

2024年3月初的一天,小林在上海某繁华商圈附近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一名神情焦急的男子拦住了她,声称自己初来上海,急需前往苏州开会,但手机不慎丢失,无法联系和支付。起初,小林留了个心眼,提出可以帮该男子直接打车前往,但男子却以“打车用的不是自己的手机号,开的发票公司没法报销”为由拒绝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和“偿还能力”,男子毫不犹豫地摘下手上的一只“名牌手表”,塞到小林手中作为抵押。小林见状,信以为真,便和该男子前往街边便利店换取了500元现金。离开前,男子还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承诺当天晚上会通过微信转账还钱。

然而,第二天小林才发现,这个微信号始终无法添加,而那只号称是名牌的手表,经鉴定也不过是价值几十元的仿制品。

小林并非唯一的受害者。在她报案时,静安公安分局已经接到了两起相似的群众报案。结合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警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利用路人同情心骗取路费的连环诈骗案。2024年3月6日,静安公安分局对本案立案侦查,并于同日将犯罪嫌疑人于某抓获归案。

犯罪嫌疑人于某到案后交代,他的“名表”“金戒指”等“贵重抵押物”均是通过网络低价购得的假货,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陌生人的信任。他会选取人流量较大的地铁口、商圈等地,瞄准那些社会经验尚浅的年轻人,塑造一个“暂时落难”的体面人形象。其中,主动提供“贵重抵押物”是获取信任的关键伎俩,让被害人产生“即使他不还钱,我也不亏”的心理,从而放松警惕。

经查,2024年2月至3月间,于某以相同套路共骗取6名被害人3500余元。静安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被告人于某依法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于某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1500元。

原标题:《这种骗局又出现在上海,专挑地铁口、商圈附近的年轻人下手,已有多人上当》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闲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