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文旅中国)
“终于有部剧能补上客厅喜剧的空缺了,简直是温和版的‘电子榨菜’!”“我云养的娃们居然都长大了!”“那些写不完作业不让出门的日子,我也经历过!”近日,正在热播的客厅喜剧《欢乐家长群2》在戏里戏外都迎来了大批“新群友”。新学期伊始,新成员加入群聊,剧中那些冒着热乎气儿的日常小事,不仅让老观众重温温馨时光,更让新观众感叹相见恨晚。
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迅速占据CSM全国网、71城省级卫视排名榜首,全网话题累计曝光量高达32亿,成功覆盖全年龄层观众。这份傲人的成绩,既源于剧集对现实生活的精准捕捉,也离不开贰零壹陆影视在客厅喜剧领域的深耕细作。
观众对《欢乐家长群2》的喜爱,首先源于剧集对“客厅共赏”属性的精准把握。作为贰零壹陆影视在客厅喜剧领域的又一力作,该剧以“家庭客厅”为原点,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触动了千万观众的“代入感开关”。剧集打破单一家庭叙事的局限,将家长群与业主群巧妙串联,让“鸡娃日常”与“社区民生”碰撞出真实而有趣的火花。从刘向上家因噪音问题与“萝卜夫妇”展开的智斗,到家长们集体排队打印作业的场景;从戴静转岗、景婷婷生育、唐晓薇创业等女性故事引发的集体共鸣,到“小孩哥”“小孩姐”的童真通透让“互联网ssee们”直呼“内行”,这些看似琐碎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情节,让老人看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情,家长找到了情绪的共鸣点,孩子则在其中察觉到了成长的影子。正如一位观众所言:“这剧让全家有了共同话题,笑点不低俗,温情不刻意”,完美契合了客厅场景下全年龄层的观剧需求。甚至有“群友”隔空喊话:“要版权费”,因为剧里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话听着耳熟,总让人想起似曾相识的场景。
作为一部合家欢类型的客厅喜剧,《欢乐家长群2》对小观众同样极具吸引力。剧集以孩子的视角走进生活,真实记录了他们因一双球鞋、一场聚会而引发的攀比心,因一次班长竞选而激起的胜负欲,甚至“身材焦虑”等成长中的烦恼。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孩子世界里的“头等大事”,让小观众感受到“自己的烦恼被看见”,也让家长更加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有观众感慨道:“小时候羡慕《家有儿女》里的童年,长大后在《家长群》里学着做称职父母”,这种亲子间的沟通桥梁,正是优质儿童友好内容的核心价值所在。
现实主义的创作底色,让《欢乐家长群2》的笑声充满了温度与力量。剧集没有回避生活的褶皱与挑战:职场妈妈调岗后想做“温柔妈妈”却频频破功,三胎家庭的兵荒马乱背后藏着经济压力,尝试复婚的小两口总是面对不够成熟带来的搓磨……这些真实到扎心的日常,没有演变成狗血冲突,甚至也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但家庭成员之间以“互相理解”共同面对,让观众在共鸣中获得慰藉与力量。
当孩子追更、家长共情、老人回味,《欢乐家长群2》已然交出了一份现实主义喜剧的优秀答卷——客厅里的笑声,从来都源于对生活最真切的热爱与理解。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贰零壹陆影视用扎根普通人生活的创作理念证明,在日常中生长出来的客厅喜剧,永远有着忠实的观众群体。
(图片来自剧方)
责编:韩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