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9月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宣称,乌军在苏梅州边境取得进展,并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方向对俄军造成重大打击。同日,俄罗斯国防部报告称,24小时内成功拦截361架乌克兰无人机和多枚美制HIMARS火箭弹。而更引人关注的是,俄媒披露乌克兰境内至少有2万名外国雇佣军参战,其中大批来自北约国家,这一动向标志着俄乌战场性质正从代理人战争向直接对抗转变。
9月1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北约已实质性参与对俄作战。俄安全部门情报显示,参战外国雇佣兵不仅来自南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中美洲国家,更关键的是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北约东翼国家的退役军人,甚至现役军人通过换装身份直接参战。塔斯社援引代号“Dondos”的俄军情报员称,这些人员接受北约体系训练,使用北约提供武器,实为“去掉国旗的正规军”。2万人的规模相当于乌军东部战线新增一个整编军团,且作战经验远超乌克兰新征召士兵,导致俄军前线压力骤增。
俄军在秋季攻势中持续压缩乌军阵地,库皮扬斯克、红利曼、康斯坦丁罗夫卡、红军城等方向均取得进展。在红军城一带,俄军一次性投入太平洋舰队155旅、40旅,里海舰队77旅,波罗的海舰队336旅,北方舰队61旅等五个海军陆战旅。然而,俄军推进缓慢且消耗巨大,后方能源体系更成为乌军重点打击目标。8月以来,乌军对俄境内发动45次成功袭击,其中22次命中炼油厂、油库和天然气站,导致列宁格勒州基里希炼油厂、彼尔姆化工厂等关键设施受损,下诺夫哥罗德甚至出现汽油供应紧张。
乌军采用无人机、导弹和特种小分队,专挑俄罗斯能源设施、铁路枢纽等软肋发动袭击。俄罗斯地广人稀,防空系统难以全覆盖,即便拥有S400和铠甲S1,也无力应对上万公里边境的防御需求。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将通过无人机消耗战拖垮俄罗斯。仅8月,乌军就有一半袭击针对能源目标,直接威胁俄军战争潜力。
特朗普近期呼吁欧洲彻底停止购买俄石油,试图通过能源封锁击垮俄罗斯。然而,欧洲国家仍依赖俄石油,且特朗普将责任推给中国和印度,要求欧洲对两国加征高关税。与此同时,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呼吁欧洲军队直接进驻乌克兰,但欧洲国家目前仅敢通过雇佣军模式间接参战,暴露其不敢直接对抗的谨慎态度。
当前战争已演变为全面持久消耗战,俄罗斯能否坚持取决于三个关键点:一是能源出口能否抵御乌军持续袭击;二是后备动员能否填补前线缺口;三是北约是否升级介入规模。目前俄军仍占据主动,但若无法压制乌军“麻雀战”,战争时间越久,消耗越惊人。
乌克兰依赖西方输血,俄罗斯则依靠自身资源和潜力。然而,西方民意已现疲劳,乌克兰人力资源濒临枯竭;俄罗斯虽工业体系庞大,但能源收入可能被切断。这场比拼“谁先撑不住”的战争,已超出俄乌矛盾范畴,演变为大国战略消耗。未来数月,俄乌冲突或将迎来关键转折点,而2万北约雇佣军的参战,更让战争性质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