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北美电影市场总票房约7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而2025年迄今北美票房同比增幅仍徘徊在4%左右。在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华纳兄弟推出的冲奥力作《一战再战》(One Battle After Another)成为行业焦点。
华纳冲奥野心与票房压力并存
作为颁奖季前哨战的重要作品,《一战再战》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西恩·潘、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等全明星阵容主演。影片改编自托马斯·品钦小说《葡萄园》,讲述美国激进左翼运动两代人的命运沉浮:迪卡普里奥饰演的鲍勃从地下抵抗运动成员沦为落魄中年,因宿敌现身与女儿失踪被迫重拾武器。
该片制作成本存在争议,华纳官方宣称1.3亿美元,但业内透露实际达1.75亿美元。作为安德森从影以来最昂贵的作品,影片需全球票房突破3亿美元方能回本。不过华纳近期凭借《我的世界大电影》《罪人》等作品持续盈利,为《一战再战》提供了财务缓冲空间。
安德森开画纪录与迪卡普里奥号召力
影片在北美3634家影院首映,斩获2240万美元开画票房,不仅创下安德森导演生涯最佳开画成绩,也是迪卡普里奥第11部北美开画超2000万美元的作品。尽管安德森此前票房最高作品《血色将至》全球仅收7640万美元,但华纳此次押注迪卡普里奥的票房号召力与冲奥潜力。
安德森虽11次获奥斯卡提名均铩羽而归,却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木兰花》获柏林金熊奖,《私恋失调》获戛纳最佳导演奖,《血色将至》获柏林最佳导演奖,《大师》获威尼斯最佳导演奖),成为唯一达成此成就的导演。其前作《甘草披萨》由现华纳电影主管迈克·德·卢卡和帕姆·阿布迪操盘,为本次合作奠定基础。
技术革新与放映格式争议
《一战再战》采用35毫米VistaVision宽银幕格式拍摄,这种1954年派拉蒙开发的技术曾用于《搜索者》《十戒》等经典,但因成本高昂于60年代退出主流。影片成为继《粗野派》后又一部采用该格式的作品,全球仅四家影院(洛杉矶Vista、纽约Regal、马萨诸塞Coolidge Corner、伦敦Odeon)能以原始格式放映。
多数观众可选择IMAX 70毫米胶片版(全球10家影院)或数字版。国内观众将于10月17日迎来影片上映,北京、哈尔滨、贵阳、东莞、昆明五地的IMAX GT影院将提供全画幅放映。
口碑两极分化与冲奥前景
影片在「烂番茄」获得96%新鲜度,超越《木兰花》和《不羁夜》的89%,观众评分(CinemaScore)达A级,对严肃题材而言实属罕见。此前安德森作品在该评分体系多获C级,此次突破显示其兼顾艺术性与大众接受度的成功。
目前《综艺》《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将其列为奥斯卡热门,但市场仍存疑虑:若后续票房乏力,华纳能否承受高成本压力?答案或将取决于颁奖季的表现。
同期新片表现
环球影业与梦工厂合作的《盖比的娃娃屋大电影》以1370万美元开画票房位列第二,该片改编自同名动画剧集,深受学龄前儿童喜爱。狮门影业恐怖片《陌生人:第二章》仅获590万美元,位列第五,口碑跌至系列新低(烂番茄16%),甚至不及上映近一个月的《招魂4》。
印度动作片《重出江湖》以142万美元开画票房进入前十,讲述孟买黑道故事,主演帕万·卡延同时是安得拉邦首席副部长。
在北美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一战再战》的技术革新与艺术突破能否转化为票房与奖项双赢,将成为年末电影市场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