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军将领连夜回国,他们没等到战争命令,只为完成一场效忠表演

时间:2025-09-30 09:23:17 来源:音乐时光的娱乐 作者:音乐时光的娱乐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美国800多名驻外将领最近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烽火戏诸侯"!这些将军们从全球冲突地区火速回国,本以为要接收重大作战命令,结果却发现只是被拉去听了一场"战争部长"的当面训话。



指令抵达时,半数以上将领正处于任务关键节点:东欧平原上,负责北约对俄防御的陆军中将刚在波兰扎甘基地签署联合防御协议,推演数据还在加密终端闪烁;中东沙漠中,海军少将正通过卫星链路协调也门边境的无人机反恐行动,打击窗口仅剩 48 小时;西太平洋海域,舰队司令的旗舰仍在巴士海峡附近巡航,雷达屏幕实时监控周边舰船动态。



美军全球投送体系随即启动应急响应。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的 C-17 运输机取消例行训练,连夜加装加密通讯设备;日本横须贺基地开辟专用停机坪,将领们的战术背包直接由宪兵护送登机;驻韩美军将领中断与韩军的联合指挥所演习,仅携带刻有身份密钥的军用 U 盘便踏上归途。一位驻欧军官在加密日志中记录:“指令未提议程,只说‘部长亲自主持’,整个驻地都在猜是不是要对伊朗动武。”



这场召回打破多项美军惯例。按《军官调动条例》,战区主官离岗需提前 15 天报备并指定代理指挥官,而此次指令要求 “即刻启程”,多数将领仅能通过卫星电话仓促交接。更反常的是,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的公开声明仅 37 字,未包含任何会议主题提示,这种信息封锁在美军现代调动史上极为罕见。



三小时的 “勇士精神” 训话

9 月 30 日清晨的匡蒂科基地,两栖作战训练中心被临时划为军事禁区。外围铁丝网加装三重红外预警装置,12 名狙击手占据周边建筑制高点,防爆犬对每辆进入的军用车辆进行两次排查 —— 安全专家事后透露,如此部署源于 “800 名高级将领集中一处,相当于给潜在对手提供了‘一锅端’的目标”。

上午 10 时,当战争部长赫格塞思走上讲台,台下 1000 余名参会者才意识到预期偏差。他并未如将领们猜测的那样铺开作战地图,而是举起一本封皮印着 “勇士精神” 的手册,逐条解读军容规范细则,从制服纽扣间距到勋章佩戴顺序,细节讲解持续 40 分钟。讲话中段,他首次提及核心要求:“所有人必须齐心协力落实改革,不认同者应主动退休。”



特朗普的突然现身成为会议转折点。这位总统此前在白宫记者会上还将会议错认成 “外国军官联谊”,经副总统万斯提醒后临时决定参会,导致安保团队紧急增派 20 名特勤人员。特朗普站在讲台旁补充发言,全程未提军事战略,仅强调 “这是常规交流,我是和平总统”,讲话时长不足 5 分钟。



会议全程持续 3 小时 17 分,未涉及任何作战部署、战区调配或装备更新议题。散场时,亚太战区的将领们第一时间冲向基地临时通讯站,加密视频连线中积压着数十条战术指令 —— 他们的离岗已造成 72 小时指挥链空窗,这与《美军连续性作战条例》中 “战区主官不得同时离岗” 的硬性规定直接冲突。一位参会士官在日志中写道:“我们跨越半个地球,听了场关于领带长度的训话。”



权力逻辑

这场非常规集结的伏笔,早在赫格塞思上任之初便已埋下。2024 年 11 月,这位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被特朗普提拔为防长后,随即启动五角大楼 “忠诚整肃”:先是废除军队内部的 DEI(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撤换所有相关部门主管;2025 年 3 月,直接解职参联会主席布朗在内的 17 名高层将领,理由是 “与政府战略不符”。

人事裁剪规模在 5 月进一步扩大。五角大楼发布的《2025 军力优化计划》明确要求:裁减 20% 的四星上将、10% 的全体将官及 20% 的国民警卫队高位军官。此次召集将领当面训话,多名匿名官员透露实为 “裁员前的最后警示”,赫格塞思在闭门环节向核心将领明确:“不执行总统议程者,将在 90 天内收到退役通知。”



会议的政治属性在细节中显露无遗。赫格塞思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新愿景:美军将从中东、东欧等远方冲突抽身,优先聚焦西半球事务与国土安全。这一表述与此前曝光的《国防战略草案》完全吻合,但草案中 “军事介入台海” 的核心内容却未被提及。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科里・沙克指出,这种选择性传达 “更像是政治动员而非军事部署”。

更值得关注的是 “忠诚测试” 的隐性环节。会议结束后,所有将领被要求填写《改革认同度问卷》,涉及对战争部更名、人事调整等 12 项政策的支持度。问卷结果将直接纳入年度考核,这一流程未出现在任何官方议程中,仅由赫格塞思的幕僚团队私下回收统计。



外界回响

退役美军陆军欧洲司令霍奇斯的社交媒体发文,让这场集会卷入历史争议。他在 9 月 26 日上传的帖子中提及 1935 年希特勒召集德军高层的事件 —— 当时军官需在 “效忠领袖” 与 “放弃职务” 间二选一,霍奇斯未明说类比指向,仅附上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的评论,该帖 24 小时内获超 10 万次转发。

智库界的批评集中于军事风险层面。布鲁金斯学会专家迈克尔・奥汉隆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800 名将领同时离岗创造了 “5 天战略空窗期”,潜在对手可利用这段时间发起突袭,而美军将陷入 “无人决策” 的瘫痪状态。他举例说明:“若此时朝鲜试射洲际导弹,驻韩美军需等待匡蒂科的指令,反应时间将延长 4 倍。”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坎西安则算了一笔资源账:单架 C-17 运输机跨洋飞行成本约 12 万美元,800 名将领及随员的往返运输费用超 2000 万美元,还不包括临时安保、基地调配等隐性支出。他强调,美军拥有成熟的全球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完全可替代线下集会,这种舍简求繁 “显然出于非军事目的”。



白宫内部对此出现表态分歧。副总统万斯在记者会上称 “此类会议一点也不罕见”,试图淡化争议;而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战略主任科里・沙克则直言,这是赫格塞思 “炫耀权柄的表演”,其对军容规范的痴迷已超越军事决策本身。截至 10 月 1 日,多数将领已重返驻地,但《华盛顿邮报》获取的内部邮件显示,已有 11 名将领在会后提交退休申请。



结语

会议暴露出的军政矛盾已产生实际影响。今年 3 月,赫格塞思曾误将也门空袭计划泄露给媒体主编,导致行动被迫取消;7 月,其擅自暂停对乌援助,引发国会外交委员会质询;更严重的是,他使用俄罗斯邮箱处理公务,且密码设置为 “123456”,经《纽约时报》曝光后引发国家安全审查。这些背景让这场 “效忠表演” 更添争议。

截至 10 月 5 日,战争部仍未公布会议的正式纪要,仅通过发言人确认 “达成预期沟通效果”。而全球美军基地的指挥体系中,临时代理指挥官的交接记录已堆积成册,部分战区的战术推演因主官缺席被迫延期 —— 这场跨越全球的集结,最终以军事效率的让步收尾。

参考信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