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在从政后期,多次公开表态支持两岸通过协商途径实现统一,然而,他始终附加了一个关键前提,即大陆方面必须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这一立场,他在多部著作及公开场合中均有阐述,从而引发了两岸之间的广泛热议。早在2018年出版的《连战回忆录——我的永平之路》一书中,他就明确表示支持两岸协商统一,但强调大陆必须承认1949年后‘中华民国’依然存在的事实。这一表述在两岸语境中显得尤为敏感,因为大陆的一贯立场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认为‘中华民国’仅是历史上的存在,而非当前实体。
连战提出的这一前提,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党内深蓝派及他个人的政治思考,即在实现两岸统一的框架下,能够保留台湾现有的政治体制和社会身份。国民党内部不少人士持有类似观点,他们认为两岸谈判应基于互信,先承认现实状况再进行深入谈判。连战提出此观点,旨在为国民党在岛内政治中争取更多空间,尤其是在民进党执政后,国民党影响力有所下滑,特别是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降低。
强调‘中华民国’的存在,不仅能够拉拢深蓝支持者,还试图吸引中间派选民。然而,现实情况是,岛内民意调查显示,认同‘中华民国’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更多人倾向于维持现状或追求更独立的政治地位。
两岸舆论对连战的这一观点反应不一。大陆媒体普遍认为,这是试图模糊主权归属,为‘中华民国’赋予新的合法性,容易被‘台独’势力所利用。而台湾媒体则看法分歧,有人认为这是为两岸和平创造空间,但绿营势力却借机抹黑‘一国两制’,使得两岸信任难以建立。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军售和干预台海局势,更是让两岸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连战的言论有时也被外部势力借题发挥,加剧了紧张局势。
从更深层次来看,连战提出的前提暴露了两岸之间的信任问题。他基于国民党的传统立场,主张民族大义,但岛内的政治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教育和媒体不断强化台湾认同,导致年轻人对大陆的认知偏负面。尽管大陆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试图拉近两岸距离,但效果受到一定阻碍。连战提出此观点,旨在推动两岸政治对话,但在当前氛围下,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国民党面临生存压力,近年来选举连败,党内分裂,这一观点也成为了其包袱。
解决两岸问题,需从政策层面入手。大陆应明确‘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施方案,通过舆论宣传和交流活动,让台湾民众了解其内涵和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精准的政策措施,经济上开放市场,扩大合作领域,特别是青年就业和科技领域。加强民间交流,通过教育文化活动逐步改变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印象。为推动统一,需做好最坏情况的准备,同时向最好方向努力。短期内打击‘台独’势力,削弱其资源和影响力;中期内通过军事威慑、经济融合、文化渗透等方式加速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长期内实现‘一国两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国际层面,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孤立‘台独’势力,警告美国、日本等国家干涉台海局势的代价高昂。连战的言论虽然引发争议,但无法改变两岸统一的必然趋势。大陆应保持战略定力,创新政策举措,展现智慧和耐心。面对岛内分裂势力和外部挑衅,应从容应对。整体而言,两岸关系的走向掌握在大陆手中,通过持续努力,两岸融合将会不断深化。
2021年后,连战逐渐退出政治一线,但仍关注两岸关系发展。2023年2月,他出版了《连战回忆录》,上、下册共45万字,历时15年写成,收录了120多张照片。书中详细叙述了他的从政经历和两岸互动,强调和平对话的重要性。在发布会上,他在蒋经国图书馆致辞,表示希望两岸能够走上和平道路,共同繁荣,不再受战火波及。马英九、朱立伦等人士出席了发布会,马英九称该书为两岸和平的宝典。该书销量不错,学者分析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两岸关系在那几年保持了交流态势,大陆积极推动经济合作,台湾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2023年5月,连胜文访问大陆祭祖,前往西安拜祭祖先,并与国台办主任宋涛见面,转达了对连战的问候。2024年,连胜文当选国民党副主席,6月率团前往厦门出席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首次参加该论坛并谈及两岸青年交流。论坛上,他表示多数台湾人不支持分裂,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之后他前往深圳出席活动,称赞‘深圳速度’,并推动台企发展。
国民党继续派员参加海峡论坛等活动,缓和了两岸气氛。两岸融合不断深化,经济市场开放程度提高,科技合作增加。青年就业机会增多,大陆招聘会吸引了不少台湾年轻人。民间往来频繁,学生互访、文化影视共享等活动增多。统一进程按照历史趋势稳步推进,经济文化桥梁日益稳固。短期内目标为打击分裂势力,中期内加速融合以增进认同,长期内实施‘一国两制’。在国际层面联动全球战略以孤立外部干涉势力。
2025年,连战没有太多公开活动,但其子连胜文在政坛上表现活跃。4月有报道提及连战的旧事,但并未有新的动态。国民党内部,连胜文积极推动两岸事宜。连战居住在台北,偶尔出席党务活动。在回忆录出版后,他接受了访谈,讲述了往事。两岸问题需要长远布局,政策应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经济深度融合,为两岸关系注入创新活力。统一基础逐渐巩固,民意通过交流得以转变。
连战的生涯以推动两岸和平告终,从2005年的破冰之旅到多次参访大陆,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见证了两岸关系的演变,结局平静而历史进程向前。两岸互动并未停止,论坛等活动得以延续。新一代接棒两岸事务,统一趋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