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同时发出通胀压力回升的预警,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路径的重新评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国庆长假前夕,全球金融市场聚焦澳大利亚央行最新利率决议。9月30日,澳储行(RBA)宣布维持现金利率3.6%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明确释放出对通胀风险的警惕信号。
此次决议是澳储行今年第三次暂停降息,此前已累计下调利率三次。理事会在声明中强调,未来政策调整将完全依赖经济数据表现,特别是通胀与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
声明指出,私人消费需求呈现复苏迹象,部分行业通胀存在粘性,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健。基于这些因素,理事会认为当前利率水平仍属适宜。
货币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交易员将11月降息概率从60%下调至不足50%,澳元对美元汇率同步上涨至0.6607。这一调整反映出市场对澳大利亚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降温。
经济学家分析,就业市场紧张与物价压力回升的双重影响,迫使澳储行推迟第四次降息计划。部分机构已将预期时间从今年11月推迟至2026年,这与美联储本月启动降息周期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显示,美联储年内可能还有两次降息,而澳储行下次降息已基本被市场定价为2026年2月。这种政策分化加剧了澳元汇率的波动性。
澳储行行长布洛克上周在议会作证时透露,国内经济数据表现超出预期,经济正进入周期性上行阶段。瑞银集团最新调查显示,私人消费信心指数创六年来新高,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回暖迹象。
理事会特别指出,近期降息措施已开始产生效果,家庭与企业信贷环境显著改善。8月月度通胀指标连续第二个月加速,触及央行目标区间上限,引发对通胀二次抬头的担忧。
就业市场方面,8月失业率稳定在4.2%,接近央行认为的充分就业水平。但理事会警告称,9月季度通胀可能高于此前预测,需要密切关注物价走势。
在国际环境方面,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持续构成风险。尽管澳大利亚获得全球统一的10%基准税率,但地缘政治紧张与美国关税新政仍可能冲击全球经济。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美国政府短期开支法案谈判进展,若无法达成协议可能导致政府停摆,并影响非农就业数据发布。特朗普上周宣布对医药、重型卡车和家具行业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对通胀与增长的双重担忧。
经济学家警告,新一轮关税可能推高商品价格,挤压家庭消费能力与企业利润空间,对美国及全球经济构成下行压力。
编辑:江右
校对:王玥
审核: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