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一件物品的价值究竟由什么定义?是物理层面的稀缺性、工艺的精湛度,还是其承载的情感与文化叙事?2025年9月的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JGW)上,天然钻石行业正通过一场颠覆性的价值转向,试图回答这个时代命题。
作为全球珠宝业的年度盛会,JGW的展柜里,那些曾被赋予‘永恒’寓意的钻石晶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戴比尔斯集团展台上,‘沙漠钻石’系列以渐变色彩颠覆传统审美,成为这场变革的视觉符号。
当下天然钻石市场正面临三重冲击: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收紧预算,黄金的避险属性使其成为更稳妥的选择;年轻一代婚恋观的转变动摇了钻石与‘永恒承诺’的传统绑定;而实验室培育钻石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持续冲击着消费者的认知边界。
《2025年中国钻石购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60%的中国内地女性消费者开始缩减奢侈品开支,对天然钻石‘长期保值’的信念比例从56%骤降至41%。当象征‘永恒’的商品价值恒定性受到质疑,行业亟需新的叙事逻辑。
在JGW论坛上,周大福珠宝集团首席品牌官Alan Chan指出,消费者偏好已从4C标准转向设计、场景与个性化体验。独立咨询公司R+ Co Advisory创始人Jay Sun则观察到,年轻一代正将消费力投向能提供即时情感满足的‘情绪购买’,如潮流玩具Labubu的收藏热潮。
戴比尔斯集团在展会上推出的‘Desert Diamonds’系列,以暖白、香槟色到琥珀色的渐变色彩,颠覆了D色(无色)为尊的评价体系。这类处于D-Z成色等级中色彩稍显丰富的钻石,过去因不够‘洁白’而被视为价值较低,如今却被赋予‘地质奇观’的全新内涵。
美国宝石研究院(GIA)研究与发展部副总裁王五一博士认为:‘矿山中顶级钻石比例非常小,将那些略带茶色或黄色、本身很漂亮的钻石通过市场推广让消费者接受,对整个产业都是好事。’GIA总裁Pritesh Patel更直言:‘人们正在寻找不完美中的完美,他们追求独特性,希望与众不同。’
每一颗钻石内部的微小印记、每一丝色彩差异,都是地球数十亿年地质运动的独特签名。这种‘不完美’恰恰构成了工业化产品无法复制的自然之美。
在信息透明时代,戴比尔斯推出的‘钻石溯源’计划通过区块链平台Tracr,为每颗钻石创建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证’。从原石开采到切割打磨,每一次易手都被永久记录,形成一条无法篡改的‘信任链’。
Tracr首席执行官Wesley Tucker强调:‘区块链只是工具,透明度才是核心。我们不想只给消费者一张参数表,而是想讲述一个故事——当扫描二维码时,消费者看到的不仅是钻石来自博茨瓦纳,更能感受到矿区工人的生活、当地儿童因钻石开采获得的教育机会。’
2025年6月,GIA宣布不再为实验室培育钻石提供传统4C分级报告,转而采用描述性的‘优质(Premium)’或‘标准(Standard)’评级。GIA总裁Pritesh Patel解释:‘4C标准是为评估天然钻石稀有性而创立的,用同一标尺衡量无限量生产的工业品存在逻辑矛盾。’
这一举措旨在消除消费者困惑,确保其完全理解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产品差异。Patel比喻:‘这就像野生三文鱼和养殖三文鱼,它们的生长环境、稀缺性、风味和价格体系完全不同。我们的角色是清晰告知消费者,你买到的是哪一种。’
《报告》显示,Z世代是唯一购买率上升的客群,但他们追求真实、个性和情感共鸣。戴比尔斯集团天然钻石总经理Lynn Serfaty指出:‘新一代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与天然钻石的情感连接,它不仅是婚礼信物,更是自我表达与情感礼赠的载体。’
通过‘创守永恒’可持续发展承诺与‘钻石溯源’战略,戴比尔斯试图将钻石故事从冰冷的4C数据,延伸至地球深处的地质沉睡、开采旅程、工匠雕琢,以及为社区儿童带来的教育机会。这种叙事方式,正是为了满足年轻一代对‘意义消费’的追求。
在香港的展会上,我们见证了天然钻石行业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试图为自己的核心产品重塑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故事。要让习惯数字时代快节奏的年轻一代,重新欣赏以‘亿年’为时间单位的地质奇迹,这本身就像一场逆流而上的对话。
戴比尔斯集团给出的答案是:真正的奢侈,或许不在于价格标签,而在于那份无法复制的稀缺性、那个独一无二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沉甸甸的时间与情感。这或许是天然钻石在未来世界中,能够继续闪耀的最重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