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2025年巴基斯坦稀土协议:中美博弈新变量与地缘政治变局

时间:2025-09-30 18:00:34 来源:卷史 作者:卷史

2025年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与陆军参谋长穆尼尔飞抵华盛顿,与美国签署了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稀土开发协议。这一协议不仅为中美稀土博弈增添了关键变量,更将巴基斯坦推向了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



经济悬崖边的生死抉择

巴基斯坦的经济困境早已成为公开秘密。根据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该国债务总额已攀升至77.888万亿卢比。仅在2024年3月至2025年6月期间,月均新增债务就超过8173亿卢比。外汇储备仅剩89.4亿美元,通胀率连续三个月突破20%,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在此背景下,地下矿产资源成为巴基斯坦最后的救命稻草。地质勘探显示,该国北部山区和西南边境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长期以来因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和基础设施薄弱,这些资源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美国的5亿美元投资如同及时雨,不仅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还承诺提供设备和技术团队。这对经济濒危的巴基斯坦而言,无疑是难以拒绝的诱惑。然而,这笔交易并非没有代价。

协议规定,美国企业将主导从勘探到出口的全链条开发,巴方仅负责提供土地和安全保障。更关键的是,美国要求将稀土矿与锑、铜、金等其他战略矿产打包开发,这实际上是在争夺巴基斯坦的资源控制权。



中美博弈的新战场

美国之所以如此急切地与巴基斯坦合作,源于其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的严重依赖。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数据显示,美国约5%的稀土用量用于国防领域,每架F-35战斗机需要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稀土消耗量更是分别高达2359公斤和4173公斤。



2025年4月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的供应链危机进一步加剧,部分生产线甚至因原料短缺被迫停工。巴基斯坦的稀土矿虽然以轻稀土为主,但美国仍将其视为“去中国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不过,现实远比想象复杂。首先,巴基斯坦的稀土储量尚未完全探明,协议中明确提到需要组建联合团队重新评估资源家底,这一过程可能需要1-3年时间。其次,稀土开采需要配套的精炼设施,而全球83%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建设精炼厂至少需要5年时间。



更重要的是,中国掌握着稀土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巴基斯坦即便开采出矿石,也难以突破中国的技术壁垒。以电子级氧化镨钕为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在2025年9月将其含水率上限从0.5%降至0.3%,这一看似微小的调整,却可能迫使美国军工企业重新调整生产线参数,因为“爱国者”导弹的雷达器件对纯度波动极为敏感。

巴基斯坦的平衡术

巴基斯坦的这步棋,本质上是在中美之间玩一场危险的平衡游戏。一方面,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巴经济走廊累计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涵盖能源、交通、港口等关键领域。就在美巴稀土协议签署前不到一个月,中国外长王毅还专程访问巴基斯坦,强调“中巴是全天候伙伴,这关系谁也拆不散”。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又希望借助美国的资金和技术缓解经济危机,同时在印巴对抗中争取更多战略支持。这种平衡术在协议条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美国获得了稀土矿的勘探权,但协议特别注明,所有设备和原料运输必须通过中国建设的瓜达尔港。这意味着中国仍掌控着供应链的关键节点。此外,巴基斯坦还在军购领域保持着微妙平衡,尽管与美国洽谈F-16升级项目,但巴军70%的主战装备仍来自中国,甚至计划引进40架歼-35隐形战机。



技术壁垒下的困局

稀土开发远非“挖出来就能用”那么简单。从矿石到成品需要经过17道工序,中国掌握着其中14项关键技术专利。即便美国在巴基斯坦建成精炼厂,其成本也将远超中国。由于缺乏原地浸矿技术和基础设施,巴基斯坦的稀土开采成本比中国高42%。

更棘手的是,稀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在美国本土都难以解决,在巴基斯坦这个安全形势复杂的国家,实施难度可想而知。对美国而言,5亿美元的投资只是漫长供应链重建的第一步。



国务院内部报告显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全面重构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总投资可能超过500亿美元。对巴基斯坦来说,这笔交易虽然能缓解短期经济压力,但过度依赖外资可能导致资源主权流失,甚至引发国内政治动荡。

中国战略定力与产业链优势

中国则展现出战略定力,尽管2025年4月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但6月起又加快了对欧洲等市场的审批,这种“松中带紧”的策略既分化了西方阵营,又巩固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标准制定领域的优势,使得即便美国获得矿权,也难以突破“中国标准”的无形壁垒。



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加速,类似巴基斯坦这样的“夹层国家”可能会越来越多。它们在大国博弈中寻求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在重塑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这场稀土博弈的最终胜负,或许要等到十年之后才能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仍将在这场资源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编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