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对于宜春的8家涉锂矿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天,是它们提交储量核实报告的最后截止日。是否涉及矿种变更、矿山是否会停产等关键问题,不仅牵动着锂电行业的神经,也备受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
“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并未接到任何关于停产的通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停产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9月30日中午,宜春一家锂企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宜春8家锂企所引发的这场风波,其实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悄然拉开序幕。记者获取的相关材料显示,今年7月,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一份关于编制储量核实报告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陶瓷土(含锂)矿、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含锂)矿、奉新县金子峰-宜丰县左家里矿区陶瓷土(含锂)矿等8宗涉锂资源矿权,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规避上级部门审批权限,越权办理出让、变更或延续登记手续的问题。
为了落实审计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的出让、登记审批程序,并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通知要求上述矿山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及时编制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采主矿种。在通知下发后,这8家矿山企业迅速行动,立即启动了报告编制工作,并确保在9月30日前完成报告编制,同时将储量核实报告报送至宜春自然资源局。
此次涉及的8家矿山企业包括: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宜春国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春盛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宜丰县花桥矿业有限公司、宜丰县花锂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鼎兴矿业有限公司、江西春友锂业有限公司以及宜丰县东联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上述宜春锂企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储量核实报告,都是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来做的。提交报告后,政府还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审,评审完成后会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现在也在等待进一步的通知。”
除了矿山是否停产的问题备受关注外,矿种是否会发生变更也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锂云母提锂的成本问题。对此,上述宜春锂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我们提交的储量核实报告,是按照氧化锂品位0.2%来编制的,并不涉及矿种变更的问题。”
据了解,宜春地区拥有亚洲储量最大的锂云母矿山,因此被誉为“亚洲锂都”。虽然该地区的锂资源储量丰富,但这些锂资源大多属于伴生矿,锂含量普遍不高。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以前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要求,氧化锂品位必须达到0.4%及以上,才能办理锂矿证。而宜春的含锂瓷土矿,其氧化锂品位普遍低于0.4%。但是,随着提锂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锂价的持续上涨,宜春地区的含锂瓷土矿又重新具备了开采的价值。所以,除了个别企业外(如江特电机茜坑矿),目前宜春地区涉锂采矿证的矿种都是瓷土矿(含锂)。”
据悉,宜春市此前曾出台了《关于加强含锂资源矿业权审批备案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凡是矿产资源中氧化锂品位在0.4%以上(含0.4%)且可选性达到工业要求的,暂时不予设置采矿权,而是将该矿区纳入锂资源规划预留矿区;对于氧化锂达到可选品位的现已设置的采矿权,则通过资源整合和推进选矿综合回收,实现资源的集约开采和综合利用;对于经检验氧化锂品位低于0.4%,或者虽然达到0.4%以上但经选矿试验证明难以提取氧化锂的矿区、矿点,其采矿权的新设立、扩界和现有采矿权的延续登记则按正常程序依法报批。
不过,上述锂企的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此次编制储量核实报告,并不涉及矿种变更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后续不需要进行矿种变更。从长远来看,含锂瓷土矿变更为锂矿应该是大势所趋。这一次的储量核实报告,估计就是为了后续的矿种变更做准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8宗涉锂资源的矿山中,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矿在采矿证于8月9日到期后,已经正式停产。不过,在停产一个月后,即9月9日,宁德时代旗下的宜春时代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召开了“宜春时代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并表示将尽快实现复产。
责编:梁秋燕
校对 :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