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985推免生揭秘:院士班保研签字背后的‘超短裙’招生真相

时间:2025-10-01 12:30:55 来源:东东趣谈 作者:东东趣谈

近年来,本硕博贯通班、实验班、院士班等特色班以直博、一生一策的培养模式在各省狂揽高分考生。许多家长和学生视这些特色班为荣誉象征,认为一旦进入便可一劳永逸。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日,一位来自哈尔滨985高校的大四学生,以“今天早上了签了保研志愿”为题,在网上分享了他的本科三年学习经历与保研过程,引发了广泛关注。



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保研成功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充满了难过。原因是他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导师团队或研究方向,但为了保研成功,他不得不签字确认。不签字就意味着默认放弃保研,这个代价他无法承受。



据他透露,自己的“签字”行为是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进行的,感觉像是被强迫。于是,他在网上吐槽了一大堆,一下子揭露了学校特色班招生的真实面目。

这位“英才班”保研生表示,当年招生时承诺的“一生一策、导师任选、专业任选、院士引领”等优惠条件,从他的三年学习经历来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说,保研成功是自己三年拼命努力、用优异成绩换来的结果。期间,他还挨了老师的骂,被指责作为英才班的学生,就必须比别人更加优秀。这种压力逼得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



他对学校的“英才班”评价是,学校只是在利用这个项目吸引高分学生。至于承诺的内容,很多都是无法实现的。专业任选、导师任选都是有条件的,院士更是三年没见几次,普通老师也难见人影。

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多次使用了“麻木”这个词,说明他对自己的保研结果非常不满。



通过这位保研生的文章,我们得以窥见高考“超短裙”招生的真实现状。所谓的“一生一策、院士引领”等招生噱头,实际上很难实现。

一个学校能有多少院士?具体到某个学院更是少之又少。院士们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怎么可能天天与本科生混在一起呢?



“一生一策”更是不可能实现。即使特色班人数较少,也无法做到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30个人就是30种方法,985高校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

至于高保研率或直博机会,现实中所有学校的特色班在保研阶段都是有门槛的。学校在大一就开始了淘汰机制,只是学校在高考招生时不说而已。最后学生进去了,才发现内部竞争特别大。所谓保研成功,其实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与承诺关系不大。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班在高考招生时明确说明了有淘汰率,一度拉低了高考录取分数线,还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说三道四。但现实中,只有他们家太老实,说出了特色班的真相。

这位学生的吐槽是否有道理呢?或许见仁见智。但可能对学校影响太大,他本人已经删除了推文。



他的吐槽道出了一些特色班招生与读书的真实情况。实际上,这些在圈内都是公开的事情,只是部分高中家长不知道而已。但他的吐槽确实是对“超短裙”招生的一种打脸,提醒大家:你优秀是努力来的,不是靠招生承诺。

这个世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没有躺赢的事情发生。越往上走竞争越大,这是人类永恒的定律。如果该生读研后不保持好的心态,将来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