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卢克文两次发声:K签证发放需谨慎,背后五大原因曝光

时间:2025-10-01 14:30:48 来源:甜柠聊史 作者:甜柠聊史

近日,知名评论员卢克文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篇来自海外博主关于K签证的博文,这一举动如同蝴蝶效应般引发了广泛热议。卢克文不仅一次,而是两次就此事发声,强烈呼吁谨慎发放K签证,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卢克文首次发声,便直指K签证已被“隔壁三哥”(指印度)盯上,因此他第一时间呼吁要谨慎对待K签证的发放。这一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那么,为何被印度盯上就要慎发K签证呢?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五大原因:

第一,美国H-1B工作签证政策调整,签证费用大幅上涨。自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美国对H-1B工作签证做出了重大调整。从2025年9月21日起,为期12个月,所有从境外进入美国的H-1B外籍人员必须缴纳一次性10万美元的费用。这一政策仅适用于“入境”场景,已在美国境内的人暂时不受影响,但一旦离境再返回,也会触发缴费要求。这一变化无疑增加了外籍人员赴美工作的成本。



据观察网发文,路透社援引美国政府数据称,印度员工是H-1B签证的最大受益者。去年,71%的H-1B签证获批人员来自印度,而排名第二的中国占比仅为11.7%。此外,《印度斯坦时报》称,在美印度H-1B签证持有者的工资中位数通常低于其他国家的同行。大多数情况下,10万美元的签证费用可能与印籍H-1B员工的年薪持平,甚至高于其年薪。因此,印度员工可能受到的打击最大。

路透社援引美国政府数 称,印度员工是 H -1B签证的最大受益者,去年,71%的 H -1B签证获批人员来自印度,排名第二的中国占比仅为11.7%。
比外,据《印度斯坦时报》称,在美印度 H -1B签证持有者的工资中位数通常低于其他国家的同行,大多数情况下,10万美元的签证费用可能与印籍 H -1B员工的年薪持平,甚至高于其年薪。因此,印度员工可能受到的打击最大。



第二,印度媒体对K签证的过度宣传。印度电视台“甲亢姐”在电视上公开讲话,称中国为吸引年轻人和才华横溢的专业人士,正在发放K签证。这种签证允许多次入境,不需要雇主和实体,可参加商务活动,堪称中国的H1B。就连《铸币报》都直接明说,印度IT公司想借着这个签证,把自家员工派到中国来。





第三,“人口置换”的潜在风险。印度方面对“人口置换”一直非常热衷并支持,之前与美国就有过类似的合作。如今,印度将目光盯上了中国,这不得不让人警惕。

第四,签证政策的差异与不平衡。《金融时报》称,执政十年以来,莫迪一直倡导“印度制造”,但印度的签证政策对中国公民来说却相当严格。在申请旅游、商务、留学和工作等用途签证时,中国公民往往面临诸多困难。甚至包括记者、留学生在内的中国人员签证续签申请也被拒。相比之下,中国对印度签发签证相对来说却比较宽松。





这些年来,在印度的中国网红越来越少,而印度在中国的网红却越来越多。中国的发展在这些印度网红的宣传下,已经让很多印度人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而莫迪想打造“印度制造”,最好的经验和条件不就在隔壁吗?

第五,印度的“学历造假”和“专业包装”问题严重。2022年,印度北方邦的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中,203名被录取者中有202人涉嫌伪造学位证书,这些证书来自希科哈巴德js大学。更令人震惊的是,著名的维亚帕姆丑闻(2013年曝光)背后还涉及不少权贵,涉案价值高达几十亿。维亚帕姆是印度中央邦职业考试委员会,专门负责医科院校入学考试、警察、教师和税务员等公职考试。然而,里面的作弊行为猖狂至极,有直接出售试卷的、有伪造答题纸的、有雇人代考的、还有操纵考生座位甚至改分数的。



著名的维亚帕姆丑闻(2013年曝光),背后还涉及不少权贵,涉案价值高达几十亿,维亚帕姆是印度中央邦职业考试委员会,专门负责医科院校入学考试,警察、教师和税务员等公职考试,然而里面作弊之猖狂空前绝后,有直接出售试卷的,有伪造答题纸的,有直接花100-800万卢比,雇人代自己考试的,有操纵考生座位、甚至改分数的。





总结以上五点原因,卢克文所说的谨慎给印度“三哥”发K签证并非空穴来风。此外,近几年印度移民在全球的形象并不佳,包括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多个发达国家相继收紧了对印度人的签证。加拿大动作最快最大,一下对印度的学生减少了80%的签证。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此,对印度签发K签证还是需要谨慎的。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也对K1签证做了部分修改:第六条增加一项:“(六)K字签证,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第七条第一款增加一条,作为第六项:“(六)申请K字签字,应当符合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条件和要求,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引进人才是面向全世界的,也是好事。但如果门槛过低,就可能会有滥竽充数的人混入其中。

资料资源来历

(本文资源来历如下,全文仅做陈述事实,不代表立场。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