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知青岁月:下乡插队借住队长家,终成队长家女婿的温情故事

时间:2025-10-01 20:27:04 来源: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作者: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悠悠往事:听老知青田弘波讲述他的知青岁月和情感生活经历。

田弘波是1966年重点高中的毕业生,当时因那场大革命高考被暂停,但他并未参与其中。因家庭贫困,第二年春天,他前往山区采茶挣钱。田弘波兄弟姊妹众多,父母在街道办的文具社制作毛笔为生,工资微薄,全家勉强度日。作为家中老大,田弘波深知父母艰辛,渴望分担。得知街道办组织青年采茶队去平武县采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离开了遂宁县,前往边远山区当了一名采茶工。

采茶是季节性的工作,从开春到清明后一个多月,总共两三个月的时间。采茶结束后,田弘波回到了遂宁老家。

不久,街道主任动员他下乡插队当知青。当时上山下乡运动正盛,他的许多同学都已投身其中。田弘波想到上大学无望,家中人口多,经济负担重,无奈之下,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陈家沟插队落户。



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初秋,田弘波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陈家沟。陈家沟三队的生产队长陈永明在沟口迎接他,热烈欢迎后说:“从今天起你就是陈家沟三队的社员,生产队没有多余的住房,今后你就住在我家。”说完,陈队长帮田弘波背着行李,领他回了家。

来到陈队长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院落,周围种满了果树,草丛里有几只母鸡正在刨食。中间是一个宽敞平坦的地坝,正前方是一排四间小青瓦房。陈队长的老伴陈婶从屋里迎了出来,接过行李,把他带到靠东边的一间房里说:“以后你就和我儿子住一间房睡一张床,我老俩口就住你们隔壁,中间是吃饭的堂屋,我女儿就住西屋。儿子和女儿都上山出工干活去了,我这就去给你们煮饭。”说完,陈婶就去了厨房。

田弘波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出小屋,开始四处观察小院和周围的环境。从沟口到坡顶到处都种满了苍松翠柏和各种果树,沟底有一条细细的溪流缓缓流向沟口。令田弘波想不到的是,陈家沟的风景竟然这么美,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就在田弘波四处观望的时候,从院外走来两个年轻人,男的扛着锄头,女的挑着一对撮箕。陈婶站在田弘波身后介绍说:“这是我儿子陈勇,他16岁,这个是我女儿陈华,她今年17岁,儿子和女儿也是初中毕业刚开始参加生产劳动,以后你有什么不会干的活就问他们。”姐弟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陈婶又把田弘波介绍给姐弟俩,这一家子就都认识了。

陈婶介绍完,赶忙笑着说:“都别在这站着了,饭早就煮熟了,赶紧洗把手到堂屋吃饭。”

午饭很丰盛,一碗腊肉,一碟韭菜炒鸡蛋,还有炒青菜外加一大盆炖得香喷喷的鸡汤。这顿午饭是田弘波想也不敢想的美味佳肴,他心里知道这是陈队长一家为给他接风特地做的,比年夜饭还丰盛。他眼里含着泪花站起身来给陈队长一家深深鞠了一躬,连声说谢谢陈队长,谢谢你们一家热情款待。今后我就是陈家沟的社员了,我一定会好好劳动,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就这样,田弘波在陈队长家住下来,跟着陈勇和陈华渐渐学会了干各种农活。他个子高大,干活也不惜力气,从不拈轻怕重,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几个月下来,田弘波踏实肯干表现好,受到了陈家沟村民的称赞。陈队长也看出他是个好苗子,对他特别关爱。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三年。那天吃午饭的时候,陈队长对田弘波说:“大队书记让咱们生产队出一名代课老师去学校教书,我看你去学校当代课老师吧。”田弘波说:“队长,我能行吗?之前我也没教过书呀。”陈队长笑着说:“你是高中毕业生,教小学完全能够胜任。去吧,你能行。”就这样,田弘波成了陈家沟小学的代课教师。为此,他发自内心地感激陈队长。

到学校当了代课老师,田弘波一点都不敢怠慢,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工夫不负有心人,以他的学识再加上其他老教师的帮助和示范,田弘波很快成为学生和家长都喜爱的好老师。

刚见到田弘波时,陈队长的女儿陈华就特别喜欢身材高大、长相俊朗的田弘波。老话说日久生情,后来一起出工劳动,一起收工回家,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陈华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田弘波。

自从田弘波当上了代课教师,陈华每天收工后,就会站在他放学后回家经过的小道上等着他一起回家。田弘波看出了陈华的心思,聪明的他不说破,心里也暗暗地喜欢聪颖又漂亮的陈华,俩人走在乡间小道上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平日里陈华常常帮田弘波洗衣物洗鞋袜,田弘波从心里非常感激她。就这样日久天长,两人悄悄谈起了恋爱。



图片来源网络

陈队长和老伴也看出了端倪,就对儿子陈勇说:“你去问问你弘波哥,问问他愿不愿意做你姐夫。”陈勇说:“好,我也很喜欢弘波哥,希望他能成为我姐夫。”

那天吃完晚饭,陈勇拉着田弘波进了他俩的房间,陈勇摸黑划燃了火柴点亮了煤油灯,让田弘波坐在床沿上,笑着说:“哥,我们一家都很看重你,都很喜欢你,特别是我爸常夸你,要我向你学习。今天我想问你一件事,你可不能说谎。”

看到陈勇一脸严肃的神色,田弘波已猜到陈勇想问什么,他很坦然地说:“问吧,我保证实话实说,不会让你失望。”陈勇听了就直截了当地说:“哥,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姐夫,真正成为我们家的一员。”田弘波听了陈勇的话,心跳有些加速,他红着脸说:“我倒是想做你姐夫,可你姐长得那么漂亮,我怕我配不上她。还有,也不知道你爸妈同不同意。”

听了田弘波的话,陈勇心里有底了,他高兴地说:“我爸妈肯定同意,这些话就是他们让我来问你的。至于我姐,你去问她就好了。”陈勇说完,跑出房间去给他爸妈报喜去了。

第二天在吃早饭时,陈队长当着全家人对田弘波说:“弘波,你和陈华的事我和你婶都没意见。你二十多岁了,陈华也二十岁了,正是该结婚的年龄。但是这事还要你父母同意才行。过几天学校就该放假了,你也该回去看看父母了,正好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这时候陈华的脸早就红到耳根,田弘波也涨红了脸,他点点头说:“应该的,学校放了假我就回去。”这件事一说开,陈队长一家别提多高兴了,一家人对田弘波更加关怀备至,田弘波心里更加觉得暖暖的。

没几天学校就放寒假了,放假第二天田弘波就回了家。因为家里负担重,他的二弟和三妹虽然也当了知青,但是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很紧巴。父母见田弘波下乡没几年就当了代课教师还有了可心的对象,心里既高兴又担心。他们怕弘波结婚后,会一辈子呆在农村,又怕这家人欺负他。

田弘波理解父母的心情,他笑着对父母说:“爸、妈,你们放一百个心。陈队长一家都是好人,善良又真诚。我到他们家没有洗过衣服鞋袜,没有干过一件家务,我能受什么委屈。这次你们和我一起去看看就知道这家人究竟好不好了。”老夫妻俩见弘波身体比以前壮实了,又当了民办教师,他们猜测儿子在农村一定生活得不错,就决定一起去陈家沟看看。

买了一些烟酒糖果(那时是计划经济,买任何物品都是凭票证供应),田弘波的父母就和弘波一起去了陈家沟。到了陈家沟,田弘波的父母受到陈队长一家的热情接待,真正感受到这一家人的真诚与善良,特别是看到陈华,老俩口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说:“弘波能找到这么漂亮的姑娘,是他这辈子的福气。”

看陈队长一家人对得弘波就像亲生儿子,田弘波的父母也就放心了。两家人商量好婚期,田弘波的父母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县城。

婚后,田弘波和陈华依然住在陈队长家。俩人相亲相爱,从不吵架拌嘴,一家五口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两年后,陈华生下一对龙凤胎,一家人欢天喜地。陈婶高兴地说:“这真是老天有眼送给我们陈家的福报。”

一晃就到了1979年夏天,未招工进城的知青可以返城了,田弘波因为和农村姑娘结婚,他暂时不能回城。陈华问他后不后悔?田弘波笑着说:“婆娘这么漂亮,娃儿这么乖,我有啥子好后悔的……”

不久后,田弘波一是因为教学工作成绩突出,二是享受知青待遇,他被转正成了公办教师,吃上了国库粮。1984年秋天,陈华也享受了知青家属待遇,转成了非农户口,被安置到县毛巾床单厂工作。

第二年秋天,田弘波调到乡中心小学任教,后来又调到县城一所小学当了校长。

就这样,田弘波小俩口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带大了一双儿女。儿子高中毕业考上了西南财大,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当上了财务总监。女儿高中毕业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音乐教师。田弘波享受了教师福利分房,在城里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他俩退休后,在城里安享晚年。

然而,田弘波和陈华没有忘记陈家沟的乡亲们,特别是陈华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俩每逢清明和老人的忌日都会到他们的墓地去祭奠,并给陈家沟的乡亲们送上礼物,谁家有难处,他俩都会伸出援手尽力给予帮助。



成都新农村(图片来源网络)

现如今,陈华的弟弟陈勇还居住在陈家沟,在姐姐、姐夫的帮衬下,凭借勤劳的双手,带着儿女种植了大片果园。每到收获的季节,就会有大卡车开到陈家沟收购各种水果(2000年以后,村村通公路,汽车可以开到沟口),陈家沟的乡亲们和陈勇一家老小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讲述完自己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田弘波很感慨也很知足,他说当年下乡插队借住在队长家,结果做了老队长家的女婿,生了一双争气的娃儿,这也算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作者:成玉洁(四川老知青)

编辑:草根作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