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和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从拿着2500元工资深耕考研辅导的实干者,到宣称'捐5000万'博眼球、将文科贬为'服务业'的千万粉丝网红,张雪峰的转型轨迹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其教育观点的功利化倾向与商业变现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挑战。
打着'为普通家庭发声'的旗号,却将志愿填报咨询课标价近两万元,这种商业操作与教育初心的背离,成为其争议的核心焦点。
2025年9月,张雪峰因个人言论争议遭全平台禁止关注,这场由'5000万捐款承诺'引发的舆论风暴,最终升级为平台处罚事件。
官媒'极端功利化'的七字评价,精准刺中了教育商业化的要害。
2025年9月初,张雪峰在组织员工观看九三阅兵后发表惊人言论:'若祖国统一战争打响,个人愿捐5000万'。这番表态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两极化讨论。
两天后其回应称'怕就不会说,说了就一定会做',但阅兵仪式本身并无任何宣战意味。作为拥有4100万粉丝的教育博主,这种将个人政治表态与商业形象捆绑的行为,暴露出其言论管理的严重缺失。
这种'看似热血、实则越界'的表达方式,在其志愿填报指导中早有苗头。
直播间里,张雪峰惯用'新闻学无用''文科都是服务业'等断言式结论。这种将学科价值简化为就业回报率的做法,完全忽视了人文社科对个体潜能的激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建构价值。
面对家长咨询,其基于短期就业数据的武断建议,正在制造新的教育焦虑。若所有考生遵循其'冲热门、避冷门'的填报逻辑,不仅会导致职业选择单一化,更可能摧毁那些被其贬为'天坑专业'的基础学科生态。
五年前力荐'就业稳定'的土木工程专业,今年却对听从建议的学生冷嘲热讽,这种前后矛盾暴露出其专业判断的投机性。更严重的是,其不断强化的'天坑专业'概念,已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招生造成实质性冲击。
直播间里宣扬的'普通家庭不考研没出路'等观点,在加剧教育焦虑后,旋即推出12999元至18999元的天价志愿卡。这种将教育咨询异化为奢侈品的商业操作,使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望而却步。
据投诉平台数据,2025年关于'服务与价格不符'的投诉达32起,主要集中咨询内容与免费直播高度重复。
1984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张雪峰(原名张子彪),郑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后,在北京海淀区开启考研指导生涯。2007年以2500元月薪起步,通过整合800余所高校招生数据,逐渐形成独特的信息传播模式。
2016年注册'苏州研途教育'后,凭借《7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系列视频爆红网络。随后出版考研指导书籍、参与《火星情报局》等综艺节目,完成从教育博主到公众人物的转型。
2021年将公司迁至苏州后,其商业版图扩展至高考志愿填报、大学规划等领域。早期通过免费直播打破信息垄断的举措,确实帮助普通家庭获得对等决策权,但后续服务价格飙升至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水平。
南方网对其'极端功利化'的评价,揭示出教育商业化的深层危机。当志愿填报变成收益可观的生意,当'冲稳保'策略取代个性化指导,教育正在丧失其本质价值。
随着AI志愿工具兴起和行业竞争加剧,更公平的咨询生态正在形成。张雪峰若想重塑口碑,必须补上'长远眼光'这堂课——教育从来不是短期投机,而是关乎个体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长期事业。
部分消息源
张雪峰回应'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只是根据就业情况给建议|极目新闻
张雪峰多个账号被禁止关注,全网粉丝超4100万,工作室回应正在反省|齐鲁壹点
南方网评:教育不能为功利主义所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