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的临近,哪些双非高校(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有望脱颖而出成为关注焦点。本文综合学科实力、科研成果及评选标准,盘点7所最具潜力的双非高校,分析其入选可能性。
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上一轮双一流评选中已100%达标,其核心优势在于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该成果不仅解决了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瓶颈,更彰显了学科在应用研究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在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中,该校另有多个项目通过评审。若最终斩获国家级奖项,其双一流评选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巩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方明确表示,其建筑学学科在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等核心指标上均已达到或超越双一流评选标准。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该校在绿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权威平台“高绩”统计,温州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学科已100%满足双一流评选标准。而首都医科大学虽暂缺一项重大成果,但在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中,其临床医学学科有两个项目通过评审,其中一项建议为特等奖。若最终获奖,该校将实现评选指标全面达标。
两所高校在医学教育、科研转化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其成为临床医学领域双一流评选的热门候选。
燕山大学虽多次错失重点建设机会,但近年来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从B+跃升至A-。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校田院士团队项目通过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初评。若最终获奖,燕山大学将实现双一流评选指标的全面突破。
江西农业大学在202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中表现惊艳,其项目通过特等奖评审。尽管该校平日低调,但此次突破或助其跻身双一流行列。按往年惯例,通过初评的项目最终获奖概率极高,该校有望成为农业领域的新晋双一流高校。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福建师范大学凭借学科实力脱颖而出。作为双非师范高校中的佼佼者,该校在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入选第三轮双一流的呼声持续高涨。
第三轮双一流评选竞争异常激烈,除上述高校外,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亦被视为潜在候选。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学科评估、国家级奖项归属及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
你认为哪些高校能入选第三轮双一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如有误差或表述不当,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