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球金融市场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74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而到了10月,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金价攀升至3896美元/盎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金价突破了45年前经通胀调整后的历史峰值。1980年1月21日,金价曾达到850美元/盎司的高点,按消费者价格指数折算,这一价格相当于现在的约3590美元/盎司。这意味着,整整45年的通胀折算金价纪录,在2025年被彻底打破,金价之疯狂可见一斑。
随着美国经济陷入不确定性,美元地位动摇,全球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场黄金暴涨行情已持续三年,且金价仍在不断深入未知领域,未来可能创下难以想象的历史峰值。金价的未来走势,已变得难以预测。
金价的飙升让已持有黄金的投资者欣喜若狂,但也让更多投资者和大众开始担忧:这一切是否预示着一场恶性通胀的到来?
回顾历史,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总是与货币崩溃、经济衰退和通胀加剧紧密相连。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产品,其历史使命在于对抗通胀与货币贬值。在人类历史中,黄金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
以1970年代为例,当时美国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面临货币崩溃、通胀飙升和经济衰退的困境。金价从35美元/盎司涨至850美元/盎司,期间美国乃至全球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动荡。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导致全球资本开始寻求保值资产,而黄金正是其中的核心选择。
如今,类似的一幕再次上演。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危机加剧,美元的信用不断走弱。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压力,以及美联储为应对衰退可能采取的降息措施,都使全球市场重新聚焦于黄金的“保值”特性。
自2025年初以来,黄金价格已多次刷新历史纪录,年内涨幅接近40%。本轮金价上涨的因素比1970年代更为复杂。
首先,全球央行加大黄金储备,尤其是中国、俄罗斯等国在“去美元化”政策的推动下,持续增持黄金,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其次,金融市场对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下降,美元和长期国债遭遇抛售潮,资金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这一切的核心,仍是全球经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恶性通胀的担忧。
然而,当下的黄金市场与1980年相比也有显著不同。1980年时,金价暴涨的背后是全球的货币崩溃与超高通胀。而在今天,金价上涨除了传统的避险需求外,还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对逆全球化的忧虑。在这种环境下,黄金不仅是保值工具,更是对抗全球政治动荡的核心资产。
那么,本轮金价狂飙是否预示着一场超级恶性通胀呢?
从历史角度看,黄金总是在经济危机或通胀加剧的时期大幅上涨。以1970年代为例,美国在经历了滞胀(即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并存)后,黄金价格的暴涨是通胀失控的直接反映。那一轮涨幅体现出对通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的恐惧,黄金作为货币体系失灵时的“最后避难所”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年“滞胀”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巨大,一度让美国全国陷入绝望。要不是后来的里根主义和冷战结束让美国经济“续命”,美国可能会走向衰落。
2025年,虽然我们尚未直接进入恶性通胀的局面,但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却与上世纪70年代极为相似。因此,恶性通胀在未来发生的几率确实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预防通胀更要小心谨慎。如果通胀发生并伴随高失业率,就是当年“滞胀”的重演。
经济规律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金价也很难被人为控制。这一轮金价异常狂飙,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全球经济体系中深层次的脆弱性。从美国政府的赤字扩张到全球货币体系的不确定性,再到各国央行的避险需求,黄金的上涨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球市场对未来金融风暴的预判。
2025年初,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最大的担忧是货币贬值,再加上负债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货币体系崩溃,使1971年和2008年的历史悲剧重演。他还特别提到,最坏的情况是以上危机叠加战争。
这一波金价暴涨,无疑是对全球经济、政治未来深层次风险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