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内,消毒水的气味中混杂着一股难以名状的腐臭味。21岁的徐周磊躺在病床上,每一寸皮肤都在渗出黏腻的液体,床单被染成乌黑,仿佛他的身体正在从毛孔中榨出油脂。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抓住医生的手,指甲几乎嵌进对方皮肉:“求求你,救救我……”这个身高146厘米、体重曾达400斤的年轻人,生命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谁能想到,这场悲剧的伏笔早在7年前就已埋下——14岁那年,他一顿吞下18袋泡面的夜晚,注定了这场与食欲、疾病、命运的惨烈搏斗。
失控的食欲:从70斤到300斤的“膨胀”人生
徐周磊的体重失控,始于3岁那年海南之旅。亲戚带他尝遍海鲜大排档后,这个本该瘦弱的孩子突然变得“永远吃不饱”。3岁70斤,4岁80斤,6岁120斤,每年20斤的增长速度,让他的身体像吹气球般鼓起来。
父亲周耀华曾带着他凌晨五点暴走,甚至送进少林寺习武,却挡不住儿子疯狂觅食的脚步。不给吃就撞墙、捶打自己,趁家人不注意翻垃圾桶,这个被饥饿感诅咒的孩子,胃像个无底洞。
10岁那年,他在减肥中心靠严格管控瘦到136斤,可疗程结束仅半年,体重就反弹到300斤。2014年7月,14岁的徐周磊已经胖得无法下床。他的腿围超过成年男性腰围,肚子隆起如球,血压飙到160,随时可能心衰猝死。
当医生陈笑梅带着团队上门时,看到的是一个“被困在脂肪里的孩子”——靠枕头半躺,像颗圆滚滚的球,挪动一下都要喘上好几分钟。
手术台上的战争:从脂肪山里刨出内脏
“他的后颈脂肪快把气管堵死了,麻醉风险极高。”陈笑梅的团队为这个BMI高达68.72的少年(正常成年男性约24)制定了手术方案。但术前减肥的努力,却被一顿18袋泡面打回原形。
“我就是饿……”面对医生质问,徐周磊的坦白让所有人震惊。这种异于常人的食欲,最终被确诊为“小胖威利综合征”——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患者永远感觉不到饱腹,全球每1.5万人就有1人患病。
手术台上的景象更令人心惊:黄色脂肪块如拳头大小,像山脉般包裹着肠胃,肝脏和胰脏被深埋其中,血管扭曲如蛇,神经细如蚊腿。
医生们像在沼泽中寻宝,小心翼翼地从脂肪堆里剥离脏器,才完成这场历时数小时的拯救。术后半年,徐周磊瘦到220斤,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医院安排三名保安轮班看守,甚至准备了约束带,才帮他熬过只能吃流食的日子。那时他眼里有光,说想当医生,“再也不想被脂肪困住”。
断裂的监管链:从希望到绝望的400斤
命运的玩笑来得猝不及防。父亲中风瘫痪,母亲忙于照料,监管的天平一旦倾斜,徐周磊的食欲便如脱缰野马。没人再盯着他锻炼,没人锁好家里的食物柜,曾经减掉的80斤,在暴饮暴食中变成了反弹的180斤——体重直指400斤。
2021年春天,他再次被送进医院时,心脏已像个不堪重负的泵。ICU里,毛孔渗出的液体其实是皮下组织被压垮后溢出的组织液,医生说这是“身体在溶解自己”。弟弟来接他那天,他挣扎着站起,却重重摔倒在地,那声“砰”成了生命最后的回响。
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最终没能实现当医生的梦想,只留下因治疗欠下的巨额外债,和一个关于肥胖与疾病的残酷警示:当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的食欲遇上监管缺位,悲剧几乎注定。
医生提醒:儿童肥胖三大危险信号
如果徐周磊的罕见病能被更早识别,如果父亲中风后有完善的监管接力,这个喜欢摸着肚子笑的男孩,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