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国芯片专家米兰被捕事件:中方精准反制,美方策略受挫

时间:2025-10-03 22:16:09 来源:二大爷观世界 作者:二大爷观世界

从加拿大到意大利,相似的剧本不断上演,但这次的主角换成了中国芯片专家。2018年,加拿大在美国授意下无理拘押华为高管孟晚舟,意图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如今,七年过去,美国仍未放弃对中国的遏制。

2025年7月初,中国工程师徐泽伟刚抵达米兰马尔彭萨机场,便被意大利警方逮捕。美国指控他参与“中国支持的黑客活动”,并要求引渡受审。这一事件毫无征兆,徐泽伟仅因一次模糊的邮箱登录记录,便被扣上“中国支持的黑客组织”的帽子。



徐泽伟所在的积塔半导体在28纳米车规芯片领域取得突破,这一技术直接威胁到美国德州仪器等巨头的市场地位。美国此举显然是一次精准打击,旨在通过法律手段打压中国芯片产业,延缓其技术突破的节奏。

这一幕与几年前孟晚舟在温哥华的遭遇如出一辙。同样是莫须有的罪名,同样是利用盟友“递刀子”。当年的加拿大,如今的意大利,都成为了美国遏制中国的“代理人”。



面对这种突袭,哭诉和抗议显然无用。中方迅速展开反制,就在徐泽伟被扣一周后,美国富国银行在华高管茅晨月被限制离境,因其卷入刑事案件需配合调查。

这步棋下得极为讲究,直接打在美国金融体系的软肋上。茅晨月并非普通角色,她手中掌握着中美之间近八成的保理业务,主导过超过17亿美元的资金进入中国多家战略性企业。她设计的“本外币共管账户”曾引发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警觉。



中国的反制措施全程依法依规,证据链清晰。这让美国想通过外交途径“捞人”的算盘彻底落空。你用“司法”手段卡我的人,我就用法律让你尝尝切肤之痛。

这不再是简单的“一报还一报”,而是一种宣告:游戏规则该改改了。美国试图通过打击关键人物,制造“寒蝉效应”,延缓甚至切断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生态链。从最早的中兴、华为,到孟晚舟,再到徐泽伟,每一步棋都在构筑一道“科技铁幕”。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今天的中国。过去,我们可能会忍,会用更多时间去斡旋。但现在,中国的应对变得异常迅速和精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瞬间打乱了对方的节奏。

这也给那些习惯了“选边站”的盟友们提了个醒:当棋手开始对弈时,充当“棋子”的风险远比你想象的要大。今天你可以帮着扣人,明天你的企业高管或许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筹码。



徐泽伟和茅晨月的案子会继续僵持下去,这背后是两国更深层次的角力。但这盘棋走到这里,胜负或许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游戏的玩法。过去那种“我可以随意动你,你却不能动我”的不对等博弈已经被打破了。

这也给所有在海外打拼的中国高科技人才和企业上了一堂最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有看不见的陷阱。特别是身处核心技术岗位的人,每一次出境都必须重新评估风险,做好万全的准备。



我们的企业也必须建立起更坚固的“护城河”,保护好自己的技术,更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这盘棋刚刚进入最精彩的中盘,无人能预知终局,但每个人都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