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靠在美国卖假中餐,华人夫妇年入200亿,买下NBA球队成杨瀚森老板

时间:2025-10-03 21:36:23 来源:阅识 作者:阅识



前段时间,西贝事件让中国人再次对预制菜提出了质疑,在国人看来,中餐不应该有预制菜,正是因为国人对于中餐的苛刻,导致鲜有全球性的中餐连锁店诞生。然而却有这样一对华人夫妇,他们却在美国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中餐连锁店,在华人看来,夫妻俩是在卖假中餐。但他们却靠此年入200亿,如今更是买下了NBA球队开拓者队,成为了杨瀚森的老板。这对华人夫妇就是程正昌和蒋佩琪,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程正昌的创业史。



程正昌和蒋佩琪



父亲是蒋介石家厨

1948年4月,程正昌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的一个厨师家庭里,父亲程明才是一位江浙菜厨师,专精于川扬菜。在国共内战时期,程明才的厨艺获得了蒋介石父子的认可,所以他当时一度成为了蒋介石的家厨,跟随老蒋四处奔波。



程正昌和父母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蒋介石不得已退守台湾,作为老蒋的家厨,程明才也带着一家人来到了中国台湾。

刚开始时,程明才依然担任蒋介石的家厨,后来蒋介石开始筹划起了圆山大饭店,于是他让程明进入了台北市的圆山大饭店,园山饭店对于国民党来说非常重要,如同大陆的钓鱼台宾馆一样。而程明才又担任圆山大饭店的厨师长,所以他的地位可见一斑。



台湾圆山大饭店

因为受到了蒋介石的照顾,程明才一家在台湾过得很不错,社会地位高。程正昌也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从小不缺吃穿,又因为经常吃到父亲亲自做的中餐,程正昌对于中餐有着特殊的感情,甚至他小时候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中餐厨师。

1963年夏天,在朋友的邀请下,程明才带着全家人移民到了日本。他和朋友也在日本开了一家中餐厅。对于任何一个厨师来说,拥有一家餐厅是他们最初的梦想,而为了这个梦想,程明才放弃了台湾的优渥生活。



在日本读书的程正昌

到了日本后,程正昌进入横滨中华学院高中部读高中。对于程正昌而言,他很难融入到日本社会中,他发现日本社会的包容度很低,日本人对于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并不欢迎,并且他个人对于学习日语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1966年,在高中毕业前夕,程正昌就拿到了美国贝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年夏天,程正昌来到美国堪萨斯州,进入贝克大学攻读数学系学士学位。刚到美国时,对于程正昌来说,语言仍然是最大的障碍,他的英语水平很差劲,这让他一度非常孤独,很少同班学生交流。



而到了周末和假期的时候,程正昌又跑到学校附近的中餐馆打工,在这里,程正昌发现中餐馆里不仅有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很多老外对于中餐也是非常热情,餐馆几乎能有一半人都是外国人。程正昌的父亲是大厨师,他自然知道这家中餐馆的味道,很明显和父亲做的菜相差甚远,所以那个时候,程正昌就在想,要是自己的父亲能在美国开一家中餐馆,生意也一定会很好。

但当时父亲在日本开的中餐厅经营不错,餐厅也离不开他。另一方面,程正昌自己都没在美国安定下来,就更别说把父母接到美国团聚了。



赴美留学认识蒋佩琪

大二时,程正昌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认识了他现在的妻子蒋佩琪。



蒋佩琪

蒋佩琪,1947年出生于缅甸的一个华人家庭里,后来,她跟随着父母搬回到中国香港生活。1966年,蒋佩琪毕业于香港金文泰中学,之后,她也来到了美国堪萨斯州的贝克大学数学系就读。

因为从小接受中英文教育,蒋佩琪的英文水平非常好,到了美国后,她也没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当程正昌遇到蒋佩琪后,他十分珍惜这个为数不多的同胞。毕竟他可以用中文和蒋佩琪交流,两个人也在频繁的接触过程中都对彼此有了好感。

而在蒋佩琪的帮助下,程正昌的英语进步快速,很快也解决了语言问题。



程正昌和蒋佩琪

1970年,情侣俩从贝克大学毕业后,又一同前往密苏里大学攻读研究生。2年后,程正昌获得了数学系硕士学位,因为融入不到美国社会中,程正昌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来到了洛杉矶,进入表哥和舅舅开的一家中餐厅打工。

程正昌发现洛杉矶的中餐馆非常多,竞争压力也很大。表哥家的中餐厅虽然生意不错,但客人大部分都是华人和中国留学生,但表哥家附近的一家中餐厅里却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并且生意比表哥家还要好。



程正昌在餐厅里

为了搞清楚原因,程正昌还特意来到这家餐厅就餐,他发现这家餐厅的味道很普通,没有表哥家做的好吃。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这样的口味符合外国人的口味?

于是,程正昌点了好几道菜,他发现,这家中餐馆的每道菜都放豆芽,每天能卖出40多公斤豆芽。这在程正昌看来,表哥家的餐厅如果也想生意好,必须改良做法,迎合美国人的口味。毕竟这是在美国,消费人群的主力还是美国人。



可是当程正昌和表哥提及时,表哥拒绝了他,在表哥看来,如果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而去改变中餐的做法,那就不是中餐了。在我们中国人来说,那完全就是违背祖宗的做法了,毕竟中餐都是有传承的。

但对于程正昌这个理科生来说,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只要能让更多人来到这家中餐馆消费了,证明味道就是好的。

因为和表哥的理念不同,程正昌有了自立门户的想法,当他和父亲说了这个想法时,父亲也表示支持他,甚至愿意放弃日本的一切,跟着他来到美国发展。



程正昌和父亲在洛杉矶开中餐馆

1973年夏天,程正昌拿着打工赚到的钱加上贷款和父亲给的2万美元,他买下了一家即将倒闭的餐厅,然后经历了重新装修,终于在洛杉矶帕萨迪纳开了一家名为“聚丰园”的中餐厅。



聚丰园

饭店刚开业时,程正昌的夫妻程明才就是饭店的主厨,他作为蒋介石的家厨,又曾是台湾圆山饭店的厨师长,对自己的厨艺非常自信,所以当儿子提及改善口味时,他也拒绝了,并坚持要让饭店以售卖川扬菜为主。

不过饭店开业后不久,程正昌就发现在他们店附近,又相继开了两家中餐馆,如此一来,竞争压力非常大。虽然店里有很多老顾客,但这些顾客都是华人,有些是中国台湾的移民,有些则是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总之,饭店里几乎很少有美国人消费,即便有美国人,这些人也都是来了一次就再也不来了。



程正昌夫妇

这让程正昌意识到必须要尽快改善口味,要想办法让更多人注意到这家餐厅。因为父亲比较刻板,自尊心比较强。程正昌首先想到的是加大促销力度和经营方法,于是程正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除午餐外开始提供晚餐,餐品降价40%,对米饭和其他额外物品收费。

除此之外,程正昌也想要给餐厅取一个英文名字,他找到餐厅里的所有员工开会,希望大家提供建议,到底该叫什么名字。此时有一个店员说道:美国人非常喜欢中国的熊猫,不如我们的餐厅就取名“Panda(熊猫的英文名)”。

程正昌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于是他给自己的聚丰园招牌前面加了一个英文单词Panda,和一个熊猫头像的LOGO。



聚丰园

这也就是熊猫快餐的前身。

1974年夏天,蒋佩琪取得了密苏里大学电气工程的博士学位,为了能和程正昌待在一起,她选择来到洛杉矶生活,并进入麦道公司位于洛杉矶的研发部门,她也担任麦道公司的工程师,当时负责设计美军战斗机。



程正昌夫妇结婚

次年,蒋佩琪和程正昌结婚了,她也成为了熊猫餐厅的老板娘。为了能把这家餐厅做起来,蒋佩琪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她每天下班后都要来到餐厅,到了周末时,她甚至一整天都在餐厅里。

看着餐厅的生意迟迟得不到发展,蒋佩琪和程正昌急坏了,于是两个人轮番劝诫程明才,希望他能改善菜肴的味道,而为了餐厅能够做起来,程明才带领后厨团队对菜品进行了加工改良,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熊猫餐厅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



程正昌夫妻和程明才

1981年,就在饭店快速发展的时候,程明才却因病去世了,父亲的去世对于程正昌打击不小,但这并不能影响熊猫餐厅的发展。因为在父子俩的管理和经营下,当时熊猫餐厅的后厨已经有了一套统一的操作流程,具体到每道菜的准备过程和食材选用。



程正昌夫妇在餐厅里

所以即便程明才去世了,但他研发的菜品和做法保留了下来,这也使得来到熊猫餐厅就餐的人并没有察觉到餐厅味道的改变。



程正昌和妻子蒋佩琪开了第一家熊猫快餐店

1982年的除夕夜,这一天,整个加州的华人餐厅都很热闹,几乎每家餐厅都是爆满的状态。相对来说,程正昌的熊猫餐厅还有些许空位,毕竟对于传统的华人来说,他们觉得熊猫餐厅的中餐味道不正统,他们甚至一度将其称为“假中餐”。



所以华人一般不喜欢到熊猫餐厅就餐,而这一天,熊猫餐厅却迎来了一位明星顾客,他就是美国橄榄球棕熊队首席教练特里·多纳休。当天,特里带着一家人罕见地走进了这家中餐厅。在这家餐厅里,一家人就餐了两个小时,吃了10来个菜。当时特里的弟弟对程正昌说道:“你们做的菜真好吃,我觉得你们的店铺应该开在人流量更多的地方”。

于是,特里推荐程正昌到洛杉矶的格兰代儿商场开一家快餐厅,听了特里的提议后,程正昌和蒋佩琪也觉得很不错。尤其是对于蒋佩琪来说,她已经厌烦了枯燥的工程师工作,她也想回归家庭,和丈夫一起经营餐厅,于是就在有了这个想法后不久,蒋佩琪辞掉了工作。



程正昌夫妇

夫妻俩很快便来到格兰代儿商场盘下了一家店面,这年冬天,一家名为“熊猫快餐”的餐厅正式开业,餐厅开业后,生意非常好,顾客也大多数都是欧美顾客。虽然租金昂贵,但其销售额也非常不错。这让程正昌夫妻认识到,他们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东方麦当劳”,让中餐实现标准版生产,让中餐出餐的速度能够媲美麦当劳。



熊猫快餐店

同一年,熊猫快餐在洛杉矶连开六家。为了方便餐厅的管理,蒋佩琪利用自己工程师的思维设计开发出一套软件系统,用于追踪每家连锁店库存,可实现自动添购食材。她不断完善这套系统,将其命名为“熊猫自动化工作站”并申请专利。



蒋佩琪通过电脑监控店铺

在管理和制作流程得到改善后,熊猫快餐的扩张速度非常快,几乎覆盖了全美。



熊猫快餐招牌菜陈皮鸡的发明

1987年,熊猫快餐的行政总厨高安迪受命到夏威夷开创分店,来到当地后,高安迪发现当地盛产柑橘,再加上当地人喜欢吃肉,于是高安迪受到启发,发明了一个新菜肴——陈皮鸡。



陈皮鸡

这道菜在美国经典炸鸡上结合中国淮扬菜传统风味,在炸鸡上涂上浓郁的甜辣酱汁。

最开始的时候,高安迪用带骨带皮的鸡胸肉制作陈皮鸡,不过,他很快便发现美国人更喜欢一口大小的去骨去皮鸡肉,于是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他去掉了干辣椒,以免太辣。

很快,这道原本只为了夏威夷餐厅发明的新菜肴成为了熊猫快餐的代表菜肴,之后,熊猫快餐各家餐厅都引进了这道菜,有数据显示,在整个2022年,熊猫快餐就在全美卖出了1.15亿磅的陈皮鸡,据说吃过中餐的美国人里面,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吃过陈皮鸡,不过作为中国人的小编,倒是没有吃过这道菜,估计它的味道和糖醋里脊差不多吧。



熊猫快餐店

如今,程正昌夫妇旗下的熊猫快餐在全美开设了超过2600家门店,快餐店的员工也超过了5万人,在整个2024年,熊猫餐厅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00亿人民币,这对夫妻也实现了年入200亿的目标。



程正昌夫妇和员工在一起

在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程正昌夫妇也早早登上了各大富豪榜,夫妻俩的实时身家达到了518亿元人民币。

在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程氏夫妇也走上了资本扩张的道路,他们成立了“程氏家族信托”。开始布局其他行业,希望通过投资能够为熊猫快餐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现金流。



程正昌夫妇

而就在前不久,ESPN的爆料更是揭露了程正昌夫妇在体育板块的布局。



收购开拓者队 成为杨瀚森老板

2025年9月13日,一则重磅消息从美国传来:由著名企业家汤姆·邓顿牵头的财团以42.5亿美元天价收购了NBA球队开拓者队。而对于这支球队,中国球迷并不陌生,因为就在收购发生的79天前,NBA开拓者队宣布以首轮16号签选中了来自中国青岛的杨瀚森。



令人瞩目的是,在投资方名单中,程氏家族信托的名字格外显眼。很明显,程正昌夫妇参与了这次收购,这样一来,这对夫妇也成为了开拓者队的老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杨瀚森的老板。

如今,程正昌和蒋佩琪夫妻已经双双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了美国人,他们的熊猫快餐吸引了很多美国人的青睐,但在华人圈子里,大家却都不喜欢熊猫快餐,很少有华人到这家餐厅里就餐。甚至对于传统的华人和中国留学生来说,熊猫快餐买的中餐属于“假中餐”,他们的中餐一点都不正常,也一点都不好吃。



熊猫快餐的中餐

就连熊猫快餐的招牌陈皮鸡也不受华人们待见,对于很多华人来说,又油腻又不太好吃的陈皮鸡,强化了'中菜只是廉价食品’的印象,无疑拉低了中餐的形象。

但面对质疑,程正昌却回应道:“熊猫快餐”的产品虽未必符合“传统”中国菜标准,但仍体现了“地道”中国烹饪”。



熊猫快餐店铺

在熊猫快餐如此系统化的今天,估计他们的菜肴大多数也都是预制菜,只不过,美国人倒是很愿意接纳预制菜,那么无法接纳预制菜,是不是限制中餐连锁化发展的原因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