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媒警告:中美冲突若爆发,美军90%战机或成东风导弹目标

时间:2025-10-04 03:45:03 来源:科学知识点秀 作者:科学知识点秀

《1945》军事媒体4月发布的分析报告引发全球关注:若中美爆发军事冲突,中国导弹技术或使美军90%战机成为东风导弹的打击目标。随着中国在导弹技术、无人机作战能力及体系化防御领域的飞速发展,这一结论正逐渐成为现实。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的“大锤”式打击力在战略推演中屡遭挫败,背后折射出战争形态的深刻变革。



传统空战思维中,战机性能决定胜负。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五代机群,F-22与F-35的组合曾被视为无敌象征。然而,现代战争逻辑已从“空中格斗”转向“地面狙杀”——战机再先进也需返回基地补给,而中国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正瞄准这一致命弱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与东风-21D反舰导弹可突破现有反导系统,射程覆盖关岛至日本的所有美军基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机场掩体严重不足,战机在跑道上如同“固定靶标”。

中国不久前以惊人精准度将一枚东风-31AG洲际导弹发射至1.2万公里外靶点,全程仅耗时半小时。这一速度与精度令西方震惊。依托北斗卫星网络与遥感卫星体系,中国不仅能“看得清”目标,更能实现“发现即摧毁”的战略优势。通过24小时饱和式导弹攻击,第一、第二岛链的美军基地停机坪战机群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无人机的介入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优势。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廉价无人机攻势”已证明非对称作战的威力。中国无人机技术加速发展,战时或组成“蜂群”式空中力量,与导弹实施多层次打击,大幅提升国土空天防御能力。尽管美军飞行员飞行时长远超中国,但缺乏应对智能化集群攻击的实战经验。

需理性看待美国媒体的渲染。此类报道常出现于美军预算审议期,旨在为军费扩张制造舆论。中国军事专家张召忠提醒,美军在体系作战、全球投送和实战经验上仍具优势,中国不可盲目自信。但不可否认,中国已构建海陆空天一体化区域拒止体系,通过反介入战略抵消美军远程打击能力。



未来空战形态正转向“智能化分布式作战”,胜负关键不再局限于战机数量,而是基于卫星、导弹和无人机的体系对抗。中国在六代机研发上已与美国并跑,人工智能赋能的无人机家族与超视距打击模式,或将重新定义21世纪制空权。

战争没有赢家,但技术革新永远偏爱未雨绸缪者。中国军工的崛起,已迫使传统霸权重新审视亚太力量平衡。

猜你喜欢